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2篇
  免费   0篇
教育   676篇
科学研究   18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304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正有一种沿袭了多年的"集体作业"式教学方式——先提出一个问题,指定学生站起来回答,当一个或几个学生回答正确了,教师就认为全班学生都会了。按照苏霍姆林斯基的说法,这种方式所带来的弊端是"容易造成表面的积极性和一切顺利的假象。在这样的方式下,那些中等学生是否也有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体验,我们仍不得而知。"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缺乏自主选择权是传统数学教学的主要问题之一。失去了选择权,也就不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潜  相似文献   
82.
李华敏 《现代教学》2014,(3X):72-73
<正>在对家长会的理解上,很多学校、教师会认为家长会就等同于家校合作,目的是为了让家长促进孩子的学习,找个具体时间把家长集中到一起;而家长最关心的当然是孩子的发展,介绍学习成绩自然就是重头戏,时间的选择往往就放到考试之后。这样的理解是不全面的。孩子的教育从来都不仅仅只是学校的事,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学校里的一  相似文献   
83.
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这就告诉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思维”十分重要.大量地背诵范文、套模式,期望通过模仿提高写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这是因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思维训练,没有开拓思路,只有在“思维”中获取灵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笔有神、笔下生辉。一、结合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84.
正在美国麦肯锡咨询公司中,一位海豹突击队出身的咨询顾问布兰登提出了如下管理学见解:1.艰苦是一种财富;2.80%的训练,20%的执行;3.每个角色都很重要;4.每个人都是可以替代的;5.看上去没什么特别新鲜处,但若仔细品味,其中的道理却是真实而深刻的。第一,"艰苦是一种财富""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在一段时间内,这句话已经由教育口号转变成一种教育信念,被政府部门所认同。  相似文献   
85.
正行走在教育一线,面对着日益复杂的教育问题,"身心疲惫"、"心力不足"的我们迫切感到"养心"的需要——涵养心脉,气接万千,增大心理能量,提高教育适应力。其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养心"一说,其目标主要是达成人的心理平衡。而教育中"养心"是指教育者通过阅读吸纳、自我反思、能动调整等方式提升处理教育问题的智  相似文献   
86.
正与教师聊天,总有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差生"问题。正是因为这些学生的存在,让教师的教育生活少了些光亮,教得苦,活得累,好似处在水深火热之中,难以体验到教师职业的幸福。让我们静下心来,扪心自问:孩子入学之初,活蹦乱跳,纯真可爱,对校园充满了好奇,对读书充满了期待,对未来充满了向往,对老师充满了崇敬,而我们对他们也是充满了喜爱。可是,经历几年或十几年的教育,一些学生兴趣没有了,欲望埋没  相似文献   
87.
<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9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也就是说,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得致力于培养"读书人"。然而,农村初中生中"读书人"可谓寥若晨星。他们中绝大部分没有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往往读的也不过是些花里胡哨、良莠不齐的漫画或网络小说,其阅读的数量严重不足,质量更是低劣得让人担忧。我们该如何直面学生阅读缺失的现状,培养更多的"读书人"呢?我想,农村初中语文教师以课堂教学为契机,创新语文课堂,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才是培  相似文献   
88.
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认为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所有的儿童都成为幸福的人。"浙江省嘉善县俞汇小学是一所偏远的薄弱农村小学,近几年来确立了"为学生一生的幸福而奠基"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幸福情感为目的,致力于能感受幸福、创造幸福的教育实践,让这所百年老校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一、创设育人环境——让教师幸福教育要让学生幸福、快乐和健康成长,教师首先要感受幸福。为此,我校不断尝试从关注教师成长、增  相似文献   
89.
刘锐娟 《中国教师》2014,(20):54-54
<正>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师从事教育科研,参与新课程校本教研,可以获得精神上和思想上的超脱,在教研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上的愉悦,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维品位。笔者通过参与校本教研,经常对自己的行为和观念进行反省: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合作、感受和谐  相似文献   
90.
田昊 《学子》2014,(13)
正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看得出,在这位大教育学家眼里,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事实也的确如此。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他们能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弥补学校教育的一些缺陷。比如他们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