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4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5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人生充满了机遇与挑战,但不同的人对待机会的态度不同,造成的结果也不一样。安于现状的人顺其自然,而积极进取的人总想要获得更大的成功。机遇很明显地偏爱后者,偏爱那些想尽方法抓住它的人。  相似文献   
82.
李镇西 《湖南教育》2014,(12):55-55
真理总是有着具体的针对性。教育更是如此。对张三有用的方法,对李四未必奏效。但我们不少人偏偏相信教育有着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我读到过一位北大新生母亲写的育儿经验的文章。她说她的经验是“不要给孩子施加任何压力”,说“要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由自在地生长”。因此,从孩子小时候,她就没有责骂过孩子一次,更别说体罚了;在学习上,她的做法是“顺其自然”。最后的结果,至少从应试的角度看,她的家庭教育的确成功了。  相似文献   
83.
佚名 《教师博览》2013,(1):30-31
<正>陈省身,已故国际数学大师、著名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籍华人,在整体微分几何领域贡献卓越,影响了整个数学的发展。陈省身是几代数学家的偶像,可是,对于他的两个子女来说,陈省身却是一位"标准的父亲",对孩子不幽默,也不严厉,孩子遇到了什么问题,他也不着急,只是顺其自然。但也正是他这种顺其自然的人生观,深深影响了自己的一双儿女。  相似文献   
84.
《职业圈》2014,(1):62-63
我认为民营企业赢的思维,首先来讲,必须要确立一个以责任为杨心内容的创业思维。这个问题对于中国的民营企业来讲尤为重要,这份责任意识,可能也不需要太多的教化,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情感,像我们说的长一点,这两百年来,中国人受尽了屈辱,这两百年来我们—直提一个口号就是民族的复兴。  相似文献   
85.
例98 在高难度残局的攻防体系抗争中,每着棋都在演变“棋形”的转换。在“棋形”的指导下,“形技”联用,是破解高难度残局最佳理论基础,回归“棋形”主导地位是象棋自身本然的运行规律,实乃顺其自然,返璞归真。  相似文献   
86.
《老年教育》2009,(10):55-55
老子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就是规律。“自然”二字,指宇宙的大规律,大到无穷,小至无形,人们随时可以体验到它。养生懂得顺其自然,才真正开始接近天地,离天地越近,越能获得天地滋养。。  相似文献   
87.
有个传统笑话:一个美国人不明白英国的草地为什么如此清新苍翠.长得又如此浓密。他向一位英国园丁征求答案。园丁说:“播下最好的种子.适当地浇水.然后每天修剪它.这样进行至少500年。”这个英国园丁的话耐人寻味.有人评价园丁的思维是“不温不火的.是宽容忍耐的,是极有分寸的。有这种思维的人既懂得爱,又懂得等待:既善于细心呵护.又明晓顺其自然”。并把这种思维称为“绿色思维”。  相似文献   
88.
生活是复杂多样的,我们必须让幼儿从小就尽可能地亲身体验各种各样的生活、环境变化,去了解大自然的一切事物.在顺其自然、鼓励想象的前提下,我们通过一系列活动引导幼儿大胆表达对生活、对自然的美好追求.从而发展幼儿的审美、创美能力. 一、参与各类环境的设计与制作 1.参与班级环境创设.每学期初,我们让幼儿积极参与班级环境设计和布置活动,从班级主题环境设置到区域划分等,都由幼儿全过程设计并参与.看着幼儿或比划、或商量、或埋头画画、或剪裁,俨然一位班级环境设计师.  相似文献   
89.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二章)。但“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老子》四十三章)。意思是说,有道的人顺其自然而不恣意妄为,潜移默化而不发号施令,但天下人很少能够得到这样的好处。  相似文献   
90.
朱飞 《科学与文化》2006,(11):46-47
鲁迅说过:中国人是“最能研究人体、顺其自然而用之的人民。脖子最细,发明了砍头;膝关节能弯,发明了下跪;臀部多肉,又不致命,就发明了打屁股……”至于坚韧挺拔的腰骨,构成了做“人”顶天立地的形象,向来关系着中国人的“气节”与“风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他们的腰板硬得多,宁可像玉一般碎成一把绝响,也不愿求瓦全苟且偷生。统治者也许是怕这些知识分子嶙峋的风骨,就杀气腾腾祭出了“腰斩”的酷刑来,妄图断了国人的“脊梁”,教化出奴性的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