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3283篇
科学研究   103篇
体育   27篇
综合类   42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76篇
  2014年   414篇
  2013年   289篇
  2012年   310篇
  2011年   376篇
  2010年   407篇
  2009年   233篇
  2008年   231篇
  2007年   198篇
  2006年   214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预设是一种复杂的语言现象。从翻译的角度来看,考虑预设的复杂性,有助于准确把握源语的前提信息,透彻理解原文,从而依据具体的情况对源语预设信息进行处理。文章对预设的概念、特点及预设的翻译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2.
陈胜 《四川教育》2005,(12):40-41
【案例】 《爱莲说》教学片断:在对课思想主旨的领悟上,我让学生对“菊”、“牡丹”、“莲”所代表的价值追求进行讨论,产生问题。  相似文献   
53.
教学细节是指发生在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话语、行为,以及交互作用的各种细微环节。教学细节是外显的教学行为的最小单位,它表现为多样的形式和复杂的结构。如果能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从教学有效性出发,对教学细节精雕细琢,就能使看似平常的课堂有滋有味,使看似简单的课堂演绎得深刻、丰满。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预设,有效把握细节,具体做到:放大细节,从简单走向深刻;点亮细节,从模糊走向清晰。还应捕捉生成,有效利用细节,具体做到:发现“亮点”,顺水推舟;找到“误点”,因势利导。  相似文献   
54.
在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课程应该成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阵地。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好充分的课堂预设,抓住课堂中的意外瞬间,化错误为资源,使之服务于课堂。组织学生动手实践,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促进学生理解新知。  相似文献   
55.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往往会有一些突如其来的课堂生成,此时教师则要精准把握,巧妙处理。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进行精心预设,掌控动态生成,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情感,让预设与生成能够和谐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56.
让步复句的预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让步复句是主观性较强的复句,故它的语用性也较强。可以利用预设的投射和预设触发语的知识,分别考察两种典型让步复句——“即使”类让步复句和“虽然”类让步复句的预设,最终判断出让步复句的预设并不一定等于各分句预设之和,这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具体考察。  相似文献   
57.
58.
本文从一节创新课谈起,反思了我们以往教学中一味追求课程的预设和接受,忽视了课程及时生成的问题。强调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师应该在完成知识建构的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零距离的接触,伙伴式的交流,激发学生张扬个性,放飞思想,培养和锻炼学生的交际、表达、独立思考和分析判断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问题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59.
科学而艺术地把握预设与生成,是高职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机和魅力所在。教师只有进行精彩预设,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活学生的独特体验,才能促进学生的动态生成,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以《鸿门宴》的教学为例,阐述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相似文献   
60.
教学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教案执行过程,而是一个“动态发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有预设内容的落实,又有临时性资源的生成。这些临时生成的资源有的对教学直接有利,有的属于无关信息,还有一些表面看不能直接利用,但经过挖掘、处理和转化,可能会取得“非预设生成”的意外收获。为了促进有效教学的“发生”,教师除了课前精心预设外,还要在课堂上敏锐捕捉学生的信息,进行机智地处理,使各种资源都能最大限度地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捕捉学生的动态信息可以着眼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