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0篇
教育   65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从欧阳修描写江淮风物及优游之情的诗篇辞章、欧阳修与江淮名人的交游和历代江淮文人对欧阳修的品评三个方面,论述了一代文宗欧阳修与江淮大地及江淮文人结下的不解情缘。  相似文献   
62.
杜审言与“初唐四杰”及沈宋处于同一时代,他的创作更为完美地体现了初唐时期诗歌律化的特征.其内容与风格都初步展示了盛唐气象。杜审言在唐诗律化进程中作出了筚路蓝缕的尝试.其雄阔的创作风格对盛唐诗风实有导先之功。  相似文献   
63.
沈从文是一位来自民间的作家,他深受民间文学的熏陶,并从民间文学中汲取创作的材料,语言和手段,因此他的作品自然地显现出一种特别浓郁的地方、也是民间的生活情调。本文试从沈从文作品中所运用的民间故事、传说、民歌等的表现手法和对风俗、风物的描写方面论述他作品的独特风貌。  相似文献   
64.
"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意象,扬州区域文化的独特性赋予了"扬州月"两层特定文化内涵,即"风物之月"和"风月之物"。本文着力挖掘作为"风月之物"的"扬州月"背后隐藏的爱、自由、人性等文化内核,探寻其内在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5.
乐钧是乾嘉时期重要的文学家,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由于其后半生基本上是处于游幕状态,因而他用大量的笔触书写游幕期间接触到的风物民情与民生疾苦,表现了强烈的关注现实的情怀.可以说,游幕赋予了乐钧文学书写深厚的社会内容,使之更具有现实意义.乐钧文学成就的取得,很大程度上是丰富的游幕经历淬砺的结果.  相似文献   
66.
67.
民间传说是描述某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解释某种风物或者习俗的口头传奇故事。传说对所涉及的风物具有一定的解释,是民间群众阐释自然物产最常见的方式之一,而民间风物的存在则反作用于传说本身。佤族“达巴召”传说中的风物种类繁多,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佤族祖先敬畏自然与崇拜自然,形成万物有灵的观念,加之传说“达巴召”具有超出常人的神力,致使对物产的解释具有一定神圣性。而民间民众实际生活中的景物和信仰,更是传说流传于民间的重要因素,并且有助于传说讲述者回忆故事情节。正是这些风物的存在,使传说永久流传于佤族民众的社会生活当中,从而形成了地方独特的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68.
濮人是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古老的民族群体,地处我国西南边陲的云南是古代濮人的重要聚居区,位于滇西澜沧江西岸的德斯里是云南濮人的发祥地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便有濮人在此繁衍生息,我们除了通过当地的原始文化遗迹及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加以考证外,还可以进一步从当地的风物、传说等方面加以求证。  相似文献   
69.
徽州三记     
赵丽宏 《寻根》2002,(1):94-97
如今的黄山市,古称徽州,辖屯溪、歙县、黟县、祁门等数县区。此地不仅山水奇秀,也是人文荟萃之地,无数明清时代的古宅民居,在这里得到完好的保存。  相似文献   
70.
清代壮族作家张鹏展出身书香门第,为人刚正不阿。编有《峤西诗抄》一册,著述有《兰音房诗草》等;一生作诗约400首,今存诗60余首。其诗,描写民族生活题材,吟咏故土风物的篇章,意象鲜活,自然古朴,韵味绵长,视为佳作。本文论述了张鹏展最有特色的故土风物诗的思想意义和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