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8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6篇
教育   2156篇
科学研究   328篇
各国文化   37篇
体育   495篇
综合类   174篇
文化理论   22篇
信息传播   41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212篇
  2013年   236篇
  2012年   276篇
  2011年   349篇
  2010年   312篇
  2009年   370篇
  2008年   495篇
  2007年   231篇
  2006年   196篇
  2005年   198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当下的文学作品将爱情、亲情、理想、正义、英雄等一切宏大、崇高或带有褒义的字眼解构以后 ,剩下的只是精神虚无、精神危机 ,即价值的失落和意义的渺茫 ,读者不能从中读出力量、信心、希望 ,这是非常令人担忧的。笔者在文中呼唤滋润心田的作品 ,重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热潮 ,《怀念狼》的问世都是一个好的征兆  相似文献   
62.
人的发展是不断吸取文化的营养的结果。工业化以来建立起的学校文化一味追求标准化和急功近利,缺乏文化内涵。理想的学校应该有自己的文化理念,实践重心应该转向对学生多元发展的关注。应当认识到,充满意义的学校文化对于学生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价值。学校要成为丰富和完善人性的场所,就必须对教师的职业角色重新进行定位,走校本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3.
传统新闻出版业早已失去了以往时期巨大的用户基数,面对奇袭而来的新媒体,新闻业务遭遇了寸步难行的“冰封期”。然而动摇传统新闻出版业根基的并非新闻媒体市场格局质变,反而是传统新闻出版业自身固步自封的运维思路。因此,有必要深入挖掘传统新闻出版业“冰封”局面之源,重构用户思维的“冰点”认知。为此,结合传统纸媒引流和用户增长的优秀新闻案例,进一步提出了新闻编辑“破冰”思维重建用户黏性连接实践模式。希望通过重视用户思维,加大投入力度,扩展素材边界,触及用户所需,调整互动机制,构建情感连接,创新运维思路,加快媒体转型等一系列措施,帮助传统出版业实现“破冰”,重获读者信任,积累用户基数,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4.
高尔夫产业正在成为对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新兴社会产业,但专业人才严重缺失成为当前产业发展的瓶颈.文章在德国的行动导向教学经验与成果的基础上,以高职高专高尔夫专业为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希望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摸索,得到符合中国高职学生的教学方法,形成具有特色的办学理念.  相似文献   
65.
陕西地震灾区灾后中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自编量表对陕西省地震灾区648名中小学教师被试的工作满意度现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教师工作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学校办学条件改善明显,教师工作积极性显著提升;(2)性别、学历、职称、办学类型、学校所在地对教师工作满意度有显著影响:(3)与非地震灾区相比,地震灾区办学条件改善明显,但教学及学生管理工作仍需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66.
根据江西省林业厅调查数据的总结分析,阐明了鄱阳湖沙化土地的变化情况和现状,分析了鄱阳湖沙化土地形成的自然、社会及政策层面的原因;根据江西省自然气候条件和沙化土地形成原理,从生态恢复、社会经济及政策协调三个方面提出了鄱阳湖沙化土地植被重建对策。  相似文献   
67.
关于南京重建大报恩寺塔提升高度方案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重建金陵大报恩寺琉璃宝塔,是"十二五"时期南京现代城市建设的重大文化项目。由于原塔高度约78米,已不适应南京现代环境变化实际的需要,重建要提升其高度至100米以上。文章在探讨了可供选择的三套重建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新的建议:在琉璃塔原址地面采用现代技术,建造一坚固的多层"地宫"作为地基,在其上按原尺寸、式样、风格建造琉璃塔,再现其原貌,在"地宫"周围培土成山使名符其实;通过提高宝塔山的海拔高度提升塔位的高度,同时将琉璃塔、原地宫、佛顶骨舍利奉安殿等整合,均保留在原址。  相似文献   
68.
时下,精英教育成为新闻舆论的热点话题,南有厦门大学的"高尔夫精英"传闻,北有北京大学的"蓝领人才培养"报道,一时间各种意见此起彼伏,十分热闹.笔者认为,关于这个话题有两个需要讨论的重点,一是议论发生的社会背景,二是所谓精英教育的内涵及我国高等教育结构性问题.  相似文献   
69.
"重建"——历史文学创作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的历史题材创作铺天盖地而来,存在的问题很多.历史文学创作的第一层面即为重建历史真实.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历史文学"的界限究竟何在?鲁迅的"博考文献,言必有据"大体可以回答这个问题.这就又涉及到言之所据的"真实的历史人事"存在于何处的问题.实际上,历史本真虽然存在过,但难于把握.历史文本所记述的只是一个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大致框架和概貌以及空间方位、时间的断限等,书写者会因观点的不同而对人物与事件作出不同的判断,有偏见也在所难免.历史文学要恢复历史真相是不可能的,只能走重建之路."重建"的意思是根据历史的基本走势、大体框架、人物与事件的大体定位,甚至推倒有偏见的历史成案,将历史资料的砖瓦,进行重新的组合和构建,根据历史精神和艺术趣味,整理出似史的艺术世界,并在高一个层次上回到历史文本,让历史文本重新焕发出艺术的光辉.艺术地重建历史世界应注意三个维度:认识的维度,价值的维度,审美的维度.  相似文献   
70.
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文化系统发生根本性变革、文学被重新定义的年代。这一时期,文学的雅俗碰撞尤为激烈,雅俗内涵变化尤为频繁。从《新小说》到《玉梨集》,从《小说月报》到《礼拜六》,从京派到海派,每一次文学雅俗身份的重新确认,都是文学对自身的一次再定义,是该时期文学价值重建的一种方式。正是这种雅俗制衡,构成该时期中国文学的阶段性演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