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8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8110篇
科学研究   338篇
各国文化   57篇
体育   124篇
综合类   393篇
文化理论   39篇
信息传播   255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75篇
  2015年   338篇
  2014年   672篇
  2013年   571篇
  2012年   565篇
  2011年   790篇
  2010年   760篇
  2009年   733篇
  2008年   819篇
  2007年   592篇
  2006年   448篇
  2005年   388篇
  2004年   318篇
  2003年   392篇
  2002年   288篇
  2001年   220篇
  2000年   173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71.
在海子的诗歌中,“大地”、“麦地”、“麦子”、“村庄”、“太阳”、“远方”、“河流”等一系列意象豁人耳目,形成一个自足的意象系统。这个意象系统有着相对稳定的内涵,可以归纳为三个系列,即:家园系列、远方系列、太阳系列。这三个系列构成了诗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生命象征,成为生命的蕴涵及其承载。  相似文献   
72.
王礼 《大学时代》2006,(4):35-35,21
根据教学实践体会,阐述了风景画的意象美感的培养,意象美造型的规律,意象美表现的探求。  相似文献   
73.
很多人一提到《三国演义》中的桃园三结义,往往会强调阐释这个“义”字,这无可厚非,但很少有人说到桃园结义为何在桃园,就是偶尔提到也是只考证它是否真有其事,还是一种巧合。据说桃有图腾圣物,爱情,驱病祛邪逐鬼,助人成仙,吉祥如意,仙寿,兄弟友谊,仙境,理想社会,帝王宫殿等诸多意义,笔者不强调它的真实与否,只是从文化角度来说明桃园结义在桃园的渊源,以及其对读者理解《三国演义》的意义。  相似文献   
74.
本文通过对王粲、曹植诗中的鸟意象的比较研究和溯源研究,分析出虽然二人都好写乌,但由于个人经历心性的不同,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从中窥测出曹植的孤独之感和王粲的思乡之情。也认识到曹植诗中鸟意象大承因大创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75.
意象历来是诗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在20世纪40年代,九叶诗派诗人、诗学家唐浞通过对诗歌历史与现状的考察,对意象及其特征进行了自己的独特描述,认为意象就是诗歌本身而不只是传达手段,意象是灵魂与意志的凝合,是潜意识与意识之间的桥梁,并认为凝定的“姿”是诗歌意象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76.
中日“樱花”意象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樱花纳入文学与文化的视野加以考察分析,发现中日两国文学作品中的“樱花”意象有各自相对独立的发展轨迹:中国的“樱花”意象是樱桃文学大力发展下的产物;而日本的“樱花”意象则有其自身发展的源头,虽然在演化过程中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但很快又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形成自己的民族特色。中日两国诗人对樱桃、樱树和樱花、樱桃花的认识与分类都是模糊的。而两国诗人对此意象的不同处理,又体现了不同的民族审美。  相似文献   
77.
在迟子建小说的想象艺术中,有关童年与历史记忆的书写是其中重要的组成。作家通过对视角择取、意象营造等记忆呈现方式的技术化处理,展现出的不仅是那个独特时代环境下带有鲜明地域和化印记的人类最为生动鲜活的生存场景,同时更多展露出的则是作家对于现实社会的凝重思索和对人性温情的热切渴望。  相似文献   
78.
屈原《远游》模式对曹植游仙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原的《远游》作为游仙诗的始祖,对后世的游仙诗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曹植的游仙诗创作也不例外。《远游》的结构模式以及虚构的神仙世界里的人物意象、环境意象、行为意象等,对曹植游仙诗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79.
在古代诗歌中“烟”和“月亮”“钟声”一样,是一个有着独特审美价值的意象。“烟”以其飘浮、不可捉摸的灵动感,朦胧、遮盖的虚无感而延引出的使人产生无限联想神秘味道,和它的隐秘色彩所能使从悟到的灵趣和妙趣。  相似文献   
80.
吴艳华 《文教资料》2006,(15):55-56
莎士比亚名剧《麦克白》最重要的主题之一是谋杀,剧中意象和暗喻手法的运用大肆渲染并将谋杀主题展现到极致。剧中出现的意象可分为两种,即自然意象和生命意象。前者创造了谋杀的恐怖氛围,后者则直面血淋淋的谋杀场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