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85篇
科学研究   10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2篇
综合类   2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1.
俐侎人是云南省独有的一个神秘民族,他们的服饰呈现出简洁大方、古朴厚重、端庄典雅之美,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审美价值,是其民族审美意识的重要载体。文章分别从简洁的款式、单纯的色彩、精致的饰物三方面对俐侎人服饰文化作一些探讨,挖掘其审美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2.
美在身边,美在心间——有人对美的存在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回到当下,没有关注自己的心灵,而是太多地把自己放置于扰攘而纷乱的外在场域中,包括随波逐流,追赶时尚,等等;审美发现是一种快乐,也是一种幸福——它需要有设身处地的感受、体验,需要有心灵的审视和情感的抚摸,要经过一个由生理感受转化为心理感受的过程;审美——走向心富。审美与心富是互为关系的,即,人的心灵的观照使审美成为可能,而审美实践的进行,则更有益于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以及人生境界的提升。对于审美者而言,其中往往即含蕴了或可意会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43.
针对我国成人审美教育存在的美育活动实践困难的问题,如何有效地实施成人审美教育的策略显得尤为重要。从终身学习的角度出发,回顾我国成人审美教育的历史发现成人审美教育存在的目的不清、体系不明、物化严重等问题。为此,在分析终身学习与成人审美教育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应从厘清成人审美教育的目的、培养审美意识和审美趣味、以终身学习促进成人审美教育等多方面着手实施成人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44.
莫友芝的诗歌创作内容丰富,风格多变,艺术手法灵活,注重炼意炼字,意浓情真,创造了众多的美妙意境,韵味无穷.莫诗意境的审美特征突出表现在虚实相生的取境美、意与境浑的情性美和深邃悠远的韵味美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45.
通过剖析美学教育在现实生活中的积极作用,探讨了高校体育教育中体育美学的表现,提出了在体育教学中进行美学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以促使大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观点,达到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目的。  相似文献   
46.
教学训练审美教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体育教学训练的角度,对审美教育的任务、相互关系和实施途径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旨在揭示教学训练审美教育的特殊规律以及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7.
室内设计作为人类典型的创造性文化活动,其符号特征鲜明而深刻,本文通过对符号学理论以及符号学室内设计关系的研究,探讨了符号在室内设计中的合理表达与应用,从而更加充分表现出设计作品的特点。  相似文献   
48.
儿童文学的概念历来是文学界讨论的焦点。郭沫若提出儿童文学是“儿童本位的文学”及后人的总结都离不开儿童心理的因素。儿童本位的小说正是以自己的审美特征展示了儿童的心理,展现了儿童小说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49.
文章根据东晋画家顾恺之所提出的"迁想妙得"的审美观点,阐释了审美创造中"迁想妙得"的实质,即在创作中,审美主体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所见、所写、所画的对象进行联类想象,进行形象思维,并艺术而又创造性地表现出对象的特点.  相似文献   
50.
Self, others and nature (environment) have been suggested over numerous decades and in various places as a way of understanding experience in outdoor education. These three elements and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m appear to cover it all. But is this really the final word on understanding experience? In this paper I explore two emphases within experience expressed by Peirce that offer differing ways of understanding experience: in one emphasis self, others and nature are submerged and not discerned; in the other they appear as the three familiar and related elements. The first emphasis is phenomenological and focused on a simple whole; the other is pragmatic and concerned with a total whole (elements in a totality). The key distinction here is that between something simple (one-fold) and something total (manifold). For Heidegger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se is the ontological difference, where the two differing emphases are be-ing (verb) and beings (noun); or, expressed in another way, phenomenological thinking and calculative thinking. For Dewey these two emphases are revealed as aesthetic and reflective experience, both connected via inquiry. Awareness of this difference and connection suggests that issues involving self, others and nature as elements emerge from and return to the aesthetic ways of being (or occupations) that we build through our programme design and conduct. Relations between self, others and nature are submerged within these ways of being, highlighting how our programme design and conduct does not merely concern activities (including reflective activities), but involves building ways of be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