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679篇
科学研究   2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8篇
综合类   49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9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编纂古籍书目展示我国古代光辉灿烂的文化和丰富珍贵的典籍,对了解古籍善本庋藏概貌和流传、鉴别、整理古籍善本,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我国最大的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先后编纂古籍善本书目多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1909年至1988年间编写并正式出版的六部善本书目,其价值巨大、影响深远。论文旨在对善本书目的编纂加以梳理,对主持编写者的学术成就予以评骘。  相似文献   
52.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珍贵文物,其中不乏众多的古建筑物.为使这些古建筑物减少和避免遭受雷击侵害,更好地保护好它们,从分析古建筑物的现状以及雷电侵害的方式和途径出发,探索出切实可行的古建筑物抵御雷击灾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53.
古希腊葬礼体育竞技活动思想是在荷马史诗描述与影响下建立起来的学术观念,存在多处疑点。仅从古希腊的米诺时代、迈锡尼时代与黑暗时代留下的考古信息,难以为证。荷马史诗中虽有描述,但因存在多处疑点,同样不能证明葬礼体育竞技活动的存在。  相似文献   
54.
史晓文 《科教文汇》2014,(25):127-128
第十八王朝国王哈特谢普苏特,是古埃及历史上第一位女法老[1];武周王朝皇帝武则天,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她们的生平经历有着惊人的相似,不仅如此,就连她们的公公、丈夫、儿女等主要家庭成员都似乎因为与她们命运相系而有着极为相似的生平经历,本文将探寻其中的相似性并加以比较。  相似文献   
55.
有着相似起源的古代中西方体育,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体育形态。研究表明,造成两者差异性的主要因素在于中西方社会对体育本质的认识不同,对休战的态度不同,以及体育对培养人的作用方面产生不同理解,最终导致两种不同特征的体育文化在各自的空间平行发展。  相似文献   
56.
敦煌残卷《唐写本唐人选唐诗》所收陶翰《古意》诗,作者又有王季友一说,经考证,应为陶翰诗。诗题又作《古塞下曲》、《塞下曲》、《古塞曲》,经考论,取《古塞下曲》为佳。诗句中有异文达14处之多,分别从文字发展、史地名物等角度予以考辨,并依“宜各从长”的要求给出己断。  相似文献   
57.
古代书院在我国教育史上有着重要意义并给当代教育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从古代书院由盛至衰的流变以及独立、自由的精神特征等方面来探讨其对塑造现代大学精神的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58.
论古籍书目数据库规范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论古籍书目数据库规范化●秦淑贞ABSTRACTTobuildabibliographicdatabaseforChineseancientbooksshouldinthefirstplacestandardizethebibliographicdat...  相似文献   
59.
音乐魅力之大至于"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而诗歌如诗骚、如乐府、如唐诗、宋词、元曲作为音乐文学,在雅、清、燕、俗四代音乐的羽翼下,经三千年风雨盛传不衰,然至明清却"莫能继焉也"。终其要因,盖失文人、知识分子参与将明清俗乐与明清山歌(民歌)结合以明世。于是,诗歌至明清竟成遗韵绝响。故曰:"作诗苟不为声,虽意止而不能远。"  相似文献   
60.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这一概念的本体首先是文学,其次才是教学。古代文学教学研究首先要思考古代文学本身的特质、古代的文学教学的特质。这是关联古代文学教学理念的核心问题。古代文学与古代文学教学的特质除我们所熟知的定论如人文、情感、涵咏外,对于生命精神与人格塑造的重视、熔铸和彰显,是古代文学与古代文学教学又一个特质所在。突破古代文学教学研究大多只在技术层面探究的格局,深化对文学以及文学教育本质的理解,增强一线教师参与教学改革实践的底气与自觉性,提高古代文学的课程教学水平,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对于文学及文学教育本体性元素的审视,需要我们不断更新课程与教学理念并与具体的教学实践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