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21篇
科学研究   10篇
体育   30篇
综合类   29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本文通过历史文献与考古资料综合考证出汉唐渭河三桥的位置,并以其与今天的渭河河道相对比,探讨了历史时期西安咸阳间渭水河道北移的时空特征。结论认为除汉西渭桥处的渭河基本没有侧蚀变动外,中渭桥、东渭桥两地的渭河都向北移动了较大距离,中渭桥处汉末至今1808年间渭河向北移动了3630米,平均每年北移2米左右;东渭桥处唐末至今1118年间渭河北移了2600余米,平均每年北移2.3米有余。影响渭河发生侧蚀北移的原因主要为新构造地质运动、水文特点与两岸土质等自然环境要素,而人为活动也起到了不应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20年代是石家庄城市化初期行政中心功能创立的起步阶段。获鹿县署搬迁石家庄动议出现的一个重要经济背景是石家庄交通枢纽的经济区位优势。此前曾出现过在石家庄设县佐的动议,为获鹿县署搬迁石家庄营造了一定的舆论前提。随着石家庄逐渐成为区域性经济中心,获鹿县城经济地位日渐衰落。鉴于获鹿商贸集散地向石家庄迁移的现实,从1923年起就不断有人提出将获鹿县署搬迁至石家庄的建议。主迁派与反迁派双方博弈持续近四年之久。虽然搬迁最终未能实现,但石家庄作为区域性政治中心崛起的势头已成必然。  相似文献   
13.
土司制度是中国封建王朝统治的一种特殊的制度。本文在探讨土司制度的形成、演变和消亡的同时,着重研究了明代在铜仁的"改土归流",并强调了这次在铜仁的"改土归流"应是开创了中国大规模"改土归流"的先河。同时,还阐述了"改土归流"的意义和影响,肯定了它对贵州社会的稳定、生产的进步、产业的调整、商贾的繁荣、经济的发展、教育的兴起等等方面所起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的理论基础和独特风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的理论基础主要有阴阳学说、整体观学说、天人相应学说和五行学说.中国传统养生的独特风格是:形神俱养,讲究人体生理、心理机能的整体优化;动以养形,要求形体运动要适量;清静养神,注重两大神经系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关于高中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等方法,对我县四所高中的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学生能认识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性,也愿意参加,其动机显示多层次,喜欢的项目有性别差异。而影响学生参加活动的因素较多,主要方面是学习负担过重,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少。在活动的组织上,笔提倡俱乐部形式。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沈从文参与《战国策》编辑工作前后情况的考证,探讨沈从文与战国策派的关系。揭示他与战国策派思想上的一些共同点;并通过对沈从文参与编辑《战国策》的动机的考察,展示他40年代初试图通过“文学运动的重造”使自由主义文学居于文学发展主导地位的努力。  相似文献   
17.
宗白华的美学思想被认为是中国古典美学精神在当代的最成功的延承与转型,这种延承与转型是与他对西方哲学特别是与西方生命哲学的成功接受紧密相关的,本旨在从对他与西方生命哲学的关系缕述中挖掘剖析他对后的接受、转化模式,并进而探讨其成功的必备因素。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30篇英文留学个人陈述样本的体裁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了其在内部建构上的共性和差异,从而揭示了个人陈述的体裁特征,同时证实了体裁分析的核心是交际目的,交际目的决定体裁的存在。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陶冶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鉴赏力,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热爱生活表现生活.音乐艺术,影视艺术,日常生活都可以走进语文课堂从而丰富语文课堂.语文课堂也可以演绎多彩的生活,文学更可以指点生活,丰富人们对于生活的感受.语文教学要善于打通文学与艺术的通道,打通文学与生活的通道,从而让学生的思维有一个健康而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0.
读莫言的小说,我们的视、听、嗅、味、肤诸种感觉及幻觉随着阅读被充分调动。我们叹服于莫言在爆炸的感觉世界中的理性思考。他的小说反映并迎合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市民阶层在外来明与化冲击下的暴露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