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97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238篇
教育   883篇
科学研究   225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2852篇
综合类   1397篇
信息传播   13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220篇
  2013年   294篇
  2012年   330篇
  2011年   400篇
  2010年   373篇
  2009年   378篇
  2008年   455篇
  2007年   544篇
  2006年   497篇
  2005年   437篇
  2004年   285篇
  2003年   213篇
  2002年   171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61.
运用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国男篮在伦敦奥运会上的攻防技术统计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中国男篮身高优于对手,但队员年龄结构不合理,体重和克托莱指数仍处于劣势;在进攻方面,中国男篮存在投篮次数的不足的问题,特别是3分球投篮数与对手差距较大,助攻能力上与对手的差距也较大;在防守方面,中国男篮在盖帽、抢断技术上与对手差距不显著,而篮板球总数上具有显著性差距。并对中国男篮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旨在为中国篮球竞技能力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2.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得出,引援产生的"鲶鱼效应"对北京男排的实力及整个排球联赛带来了巨大变化,进而探析"鲶鱼效应"对本土球员、俱乐部、排球联赛各自所带来的的正能量,旨在为中国职业排球联赛及中国男排快速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63.
通过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对中国女排在第30届奥运会6场比赛中的发球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跳飘球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女排比赛中最主要的发球技术。中国队在发球技、战术的运用能力上强于对手。中国队主要采用跳飘球和原地上手飘球。原地上手飘球运用能力上明显强于外国队。大力跳发球的运用能力上明显弱于外国队。  相似文献   
964.
This study characterizes key elements of the start in elite female World Cup skeleton athletes. The top 20 female competitors in three World Cup races were videotaped within a calibrated space to allow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of the start to be quantified: (1) acceleration (velocity at 15-m mark, time to 15-m mark), (2) capacity (time to load, total number of steps to load), and (3) load (velocity at 45-m mark). A 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establis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ariables of interest and overall start time (15- to 65-m mark). Velocity at the 15-m mark accounted for 86% of the variance in overall start time at St. Moritz and 85% at Sigulda. A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approximately 89% of the variation in start time could be explained by velocity at the 15-m mark, time to load, and velocity at the 45-m mark. Of the variables analysed in this study, rapid acceleration to attain a high velocity at the 15-m mark was the most important component of a fast overall start time. The importance of the time to load and velocity at the 45-m mark vary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rack characteristics.  相似文献   
965.
当代遗产研究呈现出从文物到遗产、从过去到未来、从物质到精神三个动态走向;奥运遗产观的建立具备创造性基础、大发展背景以及内源性需求三个现实性条件。在此基础上,从对“未来”的梳理归类转向“当下”的谋划落实,尝试性建构起基于未来遗产说的奥运遗产观。  相似文献   
966.
徐志芳 《中国德育》2006,1(9):46-50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和学校协同合作、形成合力。2005年,北京市教委在门头沟区开展家长教师协会试点,以期通过建立制度来强化家庭和学校的合作。  相似文献   
967.
《诗经》、《尚书》、《周礼》、《礼记》等经籍提到的“禷”祭(又作“類”祭),是上古中国一项有着深厚民俗文化背景和深远历史影响的祭仪。不幸其礼早亡,汉儒已经难究其详。影响及今的《尚书》古文家说和郑玄《礼记》注等,将“禷”祭解为祭天之礼。但根据经籍中的记载来看,“禷”祭指的是当国有大事时,向上帝或社稷宗庙祈福禳灾的一种“祷祈”仪式,与祭天之礼并不是一回事。据《说文解字》等书,“類”字本义是一种犬,可能是白犬。“禷”祭应是指特以“類”为牺牲的祭仪。《山海经》等说“類”具有“自为牝牡”的神奇特性,这与该书所记“白犬有牝牡,是生犬戎”的传说非常相似。在先秦文献中,“類”字常用来指出自同一祖先的子孙后代。这些材料表明“類”与古代中国某些族群的祖先神话有着密切的关系。“禷”祭之形成,正植根于此种观念之上。“禷”祭当属于曾广为流行于上古中国北方地区的犬祭礼俗中某种特定的类型,它的消亡可能与周人颇具理性色彩的的礼制改革有关。  相似文献   
968.
2008年北京奥运给我国图书馆带来了变革性的影响;从展示5000年的中华文明,让世界越来越多的了解中国、认识中国;强调了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文化的作用,提供文化保障,积极地为读者开展体育信息服务,打造新形势下图书馆的新理念和研究方向,提升我国图书馆精神,促进图书馆可持续发展,为图书馆事业带来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969.
作者通过对北京地区13所高等学校中的残疾学生、部分健全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归纳提炼出目前残疾人高等教育的特点、问题及应改进的建议,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本文探讨的全纳式高等教育模式对残疾大学生的培养和我国高等教育的和谐与全面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70.
本文分析了30年代文学现代化的现实生存语境,从文学生态的角度揭示了它赖以生存的文化基础和社会土壤中的商业化倾向因素,通过对30年代几次影响较大的文学论争的具体分析,揭示30年代各种文学现象背后的商业化因素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