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477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19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托尔斯泰、曹禺是中外文学史上匠心独具的天才作家。他们虽然生活在不同时代,但在人物肖像、心理刻划等方面有着同中见异的特点。该文通过对两位大师创作手法的比较分析,探索其艺术魅力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62.
陈寿笔下的曹植“任性而行”,他一生“无愿为世儒”,因此倍受裁抑,最终导致政治的失败。黄节曰:“其曰滔荡固大节,晋室放诞之风已肇于此矣。”他的“任性”已经带有正始名士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意味。这种“任性而行”的行为方式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生命本能的体现,更是某种人格精神的外在表现。在史家心目中,曹植是自然人格的一个代表,“任性而行”是汉末崇尚任真自然的老庄人格的行为体现,是自然人格由汉末向魏晋的必然发展。  相似文献   
63.
曹植章表“独冠群才”的精彩与悲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植不但是杰出的诗人,而且是写作章表的方家,他的章表具有立意高远、陈情恳切、理深赡等特点,并记录着一生的追求与失望,洋溢着一生的才华与情感。遗憾的是,无论这些章表何等的精彩,还是改变不了他受尽虐待和冷遇的悲惨命运。因而,这些章表实质上成了他理想的幻灭曲,悲吟在悠悠的天地间。  相似文献   
64.
一生功绩卓著的曹操,基本品质中没有诚信;在政治斗争中奸险诈伪,残忍好杀;人民视之为奸雄;他永远解不了忧。  相似文献   
65.
曹禺在《雷雨》中通过揭示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成功地塑造了周朴园这一艺术典型。  相似文献   
66.
如果用女权主义批评理论进行观照,我们会发现,曹禺的悲剧作品中既有合于中国传统文化、道德规范的女性形象,又有迥异于中国传统文化、道德规范的女性形象,而后者则体现了作者鲜明的女权意识,也更能表达作者对固有文化的省察和破解,以及对建立新型文化的焦虑和渴望,对女性生命、情感世界的钟情眷顾和殷切关爱。同时,这些人物与前者相比,更具有艺术感染力和思想穿透力。  相似文献   
67.
曹贞吉在清初词坛,既不属于宗奉苏辛词风的阳羡派,又不属于标举纯雅的浙西派,也不属于独抒性灵的饮水词派.但其<珂雪词>却是四库全书所收录的唯一词集.<珂雪词>为何独得四库馆臣的青睐?本文从曹贞吉的词学追求、<珂雪词>的艺术特征这角度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68.
从曹禺前期几部代表性戏剧作品的自杀母题中探究曹禺对人的生命价值和主体意识的认知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进而研讨曹禺戏剧创作转变的深层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69.
文章对曹禺的生平与学术成就进行了简介,着重展示了曹禺通过利用图书馆读书、学习和创作的经历,并探寻他从读书中所悟出的治学方法。  相似文献   
70.
曹植的《鹞雀赋》和出土的《神乌赋》相似。而他的《髑髅说》和庄子的“庄子见髑髅”也有相似之处,《神乌赋》和“庄子见髑髅”都有吸取民间文学的特点。而曹植所处的那个时代谐谑调侃之风盛行。总之,时代和个人的因素决定了曹植在吸取民间文学方面是自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