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3篇
教育   104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10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清溪道人编撰的《禅真逸史》与《禅真后史》这两部作品在人物、内容、叙事手法及思想方面都有其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62.
庾阐《扬都赋》作于成康五年(339年)至成康六年(340年)间。《世说新语》中庾亮与谢安对《扬都赋》作出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这牵涉庾亮的政治举措和东晋颖川庾氏与琅琊王氏两大门闽世族的政治角逐。  相似文献   
63.
作为禅宗的“宗经”,《坛经》是惠能禅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在中国佛教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尤其在当时的唐朝流传甚广,无论是帝王的示范,还是民间的信仰,抑或是佛学文化的其他领域,都形成了一股“禅意”的崇佛风气,逐渐高涨并渐渐传播开来。因此,本文特从《坛经》出发来探讨唐朝的一系列崇佛风气。  相似文献   
64.
荣梅 《滁州学院学报》2013,15(1):15-17,29
中国禅宗自然观的形成,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的思想资源:一是佛教的自然观,二是老庄道家及玄学的自然观,三是儒家的自然观。禅宗自然观是佛道儒三教思想融合的结晶。  相似文献   
65.
目前中小城市社区建设中普遍面临着资金来源少、开销大等问题,解决社区经费紧张的局面刻不容缓。应当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以与单位共建、有偿服务和争取社会捐助等多种形式为补充的多渠道筹资机制,积极帮助社区减轻经济压力,确保社区建设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66.
禅宗公案孤立地看,具有突发性、随机性,于剿绝情识中呈显着灵性的感悟;宏观地看,具有指义性、确定性,于肌理稳密中彰显着般若智光,组成了一个庞大严整的象征体系。这些公案与吟咏它们的颂古结合起来,形成了禅宗公案颂古象征体系。通过对雪窦《颂古百则》和圆悟《碧岩录》的考察,我们发现,禅宗公案颂古表征着本心论、迷失论、开悟论、境界论。本心论揭示自性澄明超越的浑融特征,迷失论反思悖离浑融导致自性沉迷的缘由,开悟论提示消解二元对待回归于浑融澄明的方法,境界论标举悟者生命清明澄澈的高华情境。揭示禅宗公案颂古体系,阐释其禅悟内涵、运思特质、取象方式、美感质性,对拓开中国禅学、诗学研究新天地,建构21世纪禅悟诗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7.
This essay argues the conceptual opacity surrounding technology results from instrumentalism, which posits an a priori distinction between essentialized, binary terms: the human, and the technological, which is both the product and material projection of that essentially human agency. This essay explores a “machinic” alternative to instrumentalism by engaging the philosophy of Deleuze and Guattari. After mapping the conceptual terrain suggested by their work as applied to technology, this essay looks to the cinematic performance aesthetic of Hong Kong action-film star Jackie Chan in order to sketch the affective/perceptual/kinetic terrain of the machinic.  相似文献   
68.
“游戏三昧”本身是一个禅学意象,它所指涉的是一种获得禅定或者禅悦之后精神上自在欢愉的圆融境界。东坡诗作被形容为“游戏三昧”,是对其灵活技法和禅学意味的概括。东坡诗作中体现出了对禅味的体会,其人本身又了知般若空义,深悟实相,这将助益他到达“游戏三昧”的境界。“游戏三昧”对自在性的突出,使得自在成为法则之一。同时在宗教层面上,内化的戒律成为其规范法度。相似的,东坡诗在自在无碍之外,也因“致道”与“以意摄文”观念的约束,而没有产生芜秽的弊病。自在与法度,是“游戏三昧”意会通禅学与文学之处。  相似文献   
69.
空灵境界是中国诗画艺术追求的最高审美境界。它是一种飘逸灵动、虚实有无的艺术境界,展现了宇宙的静穆深远和大自然的生机流荡,体现了艺术家旷远高古的人生情怀。空灵境界作为一种审美意蕴,体现了中华艺术广博深远的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70.
作家张艳茜的长篇小说《貂蝉》以她特有的散文叙事方式讲述了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貂蝉艰难坎坷的人生传奇故事。小说故事结构完整,叙事风格鲜明。透过故事中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我们仿佛进行了一次时空穿越,看到了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战乱频仍、人民流离失所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