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440篇
科学研究   68篇
体育   54篇
综合类   24篇
信息传播   5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their classroom psycho-social climate (CPSC) have been found to relate significantly to students’ learning outcomes. The What Is Happening In this Class? (WIHIC) being one of most prominent instruments in measuring these perceptions.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thoroughly examine the structure of preadolescents’ perceptions of the CPSC, through an elaborate mixed-methods three-phase design, in the Greek elementary school context. The study include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ith students and teachers, and two large-scale administrations of the qualitatively adapted WIHIC version. Bot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ults supported the seven-subscale structure of the instrument and identified potential issues with the conceptual content of two of the subscales. Quantitative findings also supported the theoretical second-order factorial structure of the instrument, but with different subscale allocation. The advantages of mixed-methodology in the cross-cultural examination of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32.
Policies about reducing class size have been implemented in the US and Europe in the past decades. Only a few studies have discussed the effects of class size at different levels of student achievement, and their findings have been mixed. We employ quantile regression analysis, coupled with instrumental variables, to examine the causal effects of class size on 4th-grade mathematics achievement at various quantiles. We use data from 14 European countries from the 2011 sample of the 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 (TIMSS). Overall, there are no systematic patterns of class-size effects across quantiles. Class-size effects are generally non-significant and uniform at different achievement levels, which suggests that in most European countries class-size reduction does not have an impact on student achievement and does not close the achievement gap. However, combined estimates across countries indicate that high achievers may benefit more from class-size reduction.  相似文献   
33.
本文简要介绍了在VC++中网络编程的几种方式及通信协议,重点讲解了在VC++中使用CSocket类按照二进制数据格式点对实现点通信的一种简单方法。  相似文献   
34.
于新国 《图书馆建设》2011,(8):50-51,55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第5版)新增类目与加"0"类目之间存在着重号问题,这需要《中图法》编委会、相关分类专家和文献分类领域同仁认真思考。例如,《中图法》(第5版)中的一处新增类目"K870.5金石学"与加"0"复分类目"K870.5中国文物考古调查发掘报告"存在类目内容不同但分类号码相同的重号问题,可以采用其他非数字符号取代作为转换不同分类标准时的标记符号"0"的方法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35.
浅谈《中图法》第五版“中国地区表”修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通过修改类名、扩充加细类目、增加注释等修订方法,使得"中国地区表"在科学性、实用性和兼容性方面有了明显进步。但仍存在一些疏漏,尚有待于再版修订时加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36.
《中图法》第5版音乐类目 (J6) 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图法》第5版音乐类目的修订基于增设类目、修订类名、增补修改注释、删除/停用类目等多个方面,但在音乐理论类目的细化、音乐作品类目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等颇受音乐专业图书馆关注问题的修订方面,仍然存在不足或缺失.建议修订工作借鉴《中图法》第3版音乐类目表成功修订的经验,使《中图法》音乐类目表真正成为一部能够全面、正确反映音乐艺术科学特点、具有长期稳定性的统一的音乐文献分类标准.  相似文献   
37.
目前全纳教育逐渐成为特殊教育界的基本理念,中国实行全纳教育的模式是随班就读,如何让特殊学生得到更多有效的支持,是开展随班就读工作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应在全纳教育的环境下,遵循适合特殊儿童的特殊需要、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共同进步的原则,选择自愿、尊重和理解特殊儿童的同伴支持者,经过严格的培训,使其担当支持特殊儿童的学习、行为习惯、心理疏导等方面的任务,使双方获得共同的提高与进步。  相似文献   
38.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已成为国内教学关注的重点。本文以任务驱动为目的和手段,根据开放教学学生的学习特点,构建了任务驱动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应用到开放教育《管理学基础》课程中,分析其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取得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9.
先进理念与有力技术的完美结合是缔造现代课堂典范形态的两大支撑点。当代高效课堂改革的内在线路之一是寻求一条高效课堂理念与现代技术文化之间更为完美的结合方式。技术是"形而上"的思想与"形而下"的工具组成的有机体,高效课堂理念在技术文化的技术思维、技术手段、技术工艺等层面都能找到相应的结合点。高效课堂理念技术化过程的实质是先进课改理念与技术文化全面融合的立体化过程,是先进课改理念借技术思维、技术手段、技术工艺来付诸实践的过程。这一过程有三个关键环节:课改理念的精确化、课堂手段的现代化与教学过程的工艺化,构成了高效课改理念技术化的"三部曲"。如何在技术与艺术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努力实现理念与实践在技术条件中的完美耦合与整合匹配,是当代高效课堂改革的重要思路。这一平衡的实现需要重点解决三大平衡:有形模式与无形变革间的平衡、理念创新与技术配合间的平衡、学习环境与教学控制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40.
“广域课堂”系统是由学术性、趣味性、实践性三种广域课堂有机整合及无序涨落建构而成的.这一系统具有理论与修为、志趣与特色、技能与效应等深遂内涵。“一专多能”之整体教育目标、“双实双边”之联动培养模式、“三位一体”之板块课程结构、“四层倒塔”之组织管理模式等构成了该系统的有效运转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