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093篇
科学研究   16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27篇
综合类   8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综述对《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中孔子的态度的理解的各种不同观点。  相似文献   
942.
《宗经》篇不但是从形而上的大道走向形而下之器的一个重要的理论环节,是向《文心》后半部分开启的一个缺口.而且是后代艺术家之所以“富言”的“秽.更是拨文坛之反,返文学自律之正的理论宣言.  相似文献   
943.
儒学由原创儒学发展到现在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且将会继续发挥强大的社会作用。为了追溯儒学的生命力之源,从孔子创建儒学之初来着手,从中可以发现建构儒学基础的四大维度,即是:个体维度、群体维度、社会维度、超越维度。原创儒学的这四大维度在儒学以后的发展中一直被延续承传,正是这四大维度才使得儒学在两千年后仍然能在人类的发展中体现自己的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944.
中庸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庸思想主要包括三个基本的观点:适度、和、时中。这些基本观点,虽是传统的东西,但对于我们今天来说,仍然有其积极的一面,对于搞好经济建设仍然有其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945.
从儒家人文精神解读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儒家人文精神起源及要旨,讨论了儒家人文精神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及人与社会的和谐对于我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所具有的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946.
王世贞一生反宋学。他批评春秋笔法,否定正统论,重新排列道德系谱,用历史主义与道家思想重新解读宋儒史论,力图作出符合历史本真的认识。他是祝允明与李贽之间一位值得注意的理学化史学批评家。  相似文献   
947.
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了系统的德治思想。在孔子的德治体系中,天命论是德治的人学根基,为德治提供了必要性;爱人是德治的基本精神,礼是德治的墓本形式:“克己复礼”的道德修养、“轻征薄敛”的经济政策和礼乐教化的统治之方成为德治相辅相成的实施手段和措施。孔子的德治思想在今天仍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48.
This theoretical paper begins with a reflection on the dominant conceptions of ‘high ability’, based on psychometrics, and examines claims that the ethos of a particular cultural heritage is essential to what ‘high ability’ signifies. The article semantically distinguishes ‘giftedness’ from ‘ability’, using research on Confucian heritage culture with its thick and thin dimensions. ‘Giftedness’ here means an inherited quality or endowment. ‘Ability’, on the other hand, signifies an active process open to nurture through education and – what could account for the main contribution of this paper – the role played by an ‘epistemology of heart-mind’ in Confucian heritage. The article argues that this epistemology of heart-mind constitutes a generational collective programming of mind. Such a definition could lead to a sociocultural conception of intelligence and giftedness open to development, adding a new perspective to the conceptualisation of giftedness and high ability.  相似文献   
949.
儒家社会责任意识是儒家责任伦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最初来源是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思想。它以"以天下为己任"为主要表达方式,内在地包含了"为天下开太平"的目的意识。继承这一传统思想去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要认识到儒家社会责任意识的历史局限性,从而促进其向现代公民责任意识的方向转化。  相似文献   
950.
林颐 《天中学刊》2011,26(6):38-40
嵇康的思想兼具儒、道双向传统,凝聚了时代精神,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文化取向。“越名教而任自然”作为嵇康思想中的核心命题是人们在理解嵇康思想时绝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此命题不仅体现了嵇康本人对当时社会流行的“名教”与“自然”之辨的态度,更从根本上反映了嵇康本人全部哲学思想的内涵:不仅有出于现实关怀而对现实不公所做的批判,更充满了对于真实自然——求真、对自由人生——求善、最终归于对“任自然”的理想境界——求美这三方面的渴望与追求。这些恰恰是嵇康面对现实种种矛盾而宣泄胸中悲愤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