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8篇
教育   1867篇
科学研究   227篇
体育   156篇
综合类   13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4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94篇
  2011年   231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166篇
  2008年   179篇
  2007年   201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73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检索Agent的搜索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燕平  张玉峰 《情报学报》2002,21(5):537-541
基于用户需求驱动的智能检索Agnet的特点 ,本文提出了以用户兴趣为中心的启发式搜索模式 :递归搜索模式和用户兴趣漫游模式。论述了多检索Agent之间的协调策略 :客户—服务器方式、会合方式、黑板方式和反应式数组方式。  相似文献   
12.
项目课程法在文献检索课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当前的文献课教学改革中,问题探究式教学法具有代表性,但这种方法存在很大的局限,仍是对传统教学法不彻底的改良,未能根本解决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运用项目课程法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信息素质。该文介绍了项目课程法的主要理论及实施过程中应着重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我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与专业课程的教学相整合的尝试为案例,阐述了信息素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设计、实施步骤,评价了教学效果,分析了课程整合教学实践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一些建议.其目的是为信息素养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文献(信息)检索》课案例教学法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案例教学法是《文献检索》课实践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中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训练学生的业务能力等均有较明显的效果。但由于种种原因,也存在某些局限性,须通过精选案例、处理数学矛盾、妥善安排时间等扬长避短。  相似文献   
15.
鲁艺 《山西档案》2006,(1):48-50
“满映”的全称是“满洲映画协会株式会社”,这是日本侵华期间在东北长春经营的远东最大的电影制片厂。1937年成立,机械和技术人员多从日本输入。利用当时最先进的技术设备,日本人拍摄了不少所谓的“娱民映画”、“启民映画”和“时政映画”,宣传日本和伪满洲国国策,美化军国主义的侵略扩张,奴化中国人民。这里实际上是“二战”时期日本在国外设置的最大化侵略机构。  相似文献   
16.
信息检索课双语教学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双语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论述了在信息检索课中实行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教学方法,分析了双语教学面临时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7.
信息检索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高校信息检索课实施网络化教学的优势,论述了网络教学系统开发设计的原则,着重介绍了开发设计的信息检索课程网络教学系统的5大模块的功能与结构。并简述了构建网络课程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目前搜索引擎中使用分类法的现状入手,针对图书情报界提出的优化搜索引擎中分类体系的改造方案,提出了一些有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国内外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应用概况。结合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网络联合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质量控制需要,在项目一期建设基础上选取部分指标建立了实际操作的评价体系,并制定了制度化的系统评价方案。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中日经济、文化层面的交流日渐深化,高校中日语教育的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在师资充裕的条件下,日籍教师已不单纯教授口语、视听、写作等课程,也普遍地担任起精读课的教学任务。众所周知,精读课是培养"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的综合性课程,而且,其与母语有着难以切断的联系。由此,备受外语教育界青睐的"直接法"出现了局限。到底在高级日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直接法与讲授式教学法各有着怎样的利弊呢?笔者将在自身有限的教学经验下尝试对两者进行比较,并探讨其互补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