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6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76篇
教育   236篇
科学研究   12篇
体育   3393篇
综合类   680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299篇
  2013年   233篇
  2012年   347篇
  2011年   408篇
  2010年   353篇
  2009年   328篇
  2008年   378篇
  2007年   377篇
  2006年   311篇
  2005年   284篇
  2004年   241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陈洪泉  张羽健 《科教文汇》2012,(19):156-156,189
武术是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有数千年的历史,是我国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受人们的喜爱,当前全国很多高校都将武术设为选项课,在公共体育中进行教学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体魄,更重要的是弘扬了武术精神,本文主要以沈阳师范大学公共体育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公共体育课武术教学存在着的一些问题,影响了武术教学的开展,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希望为武术课教学的改革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952.
路云亭 《体育科学》2012,32(6):90-97
义和团起事和以直隶、山东为代表的华北地方戏的地域性息息相关。华北社戏为义和团起事铺设了适当的公共空间。华北社戏表演中经常出现的侠客形象是义和团起事直接的模拟对象。华北地区的武戏表演还为义和团民开设了神灵崇拜的形象。而鬼神戏、侠客戏、公案戏的复仇与报应观念促使团民产生了极端行为和异端思想。义和团仿戏及降神附体仪式合力构成了民间和江湖文化的重叠性主体。直、东义和团起事,恰是华北地区原生态武术文化促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953.
对中国武术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冉学东  王岗 《体育科学》2012,(1):71-76,87
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文化学、传播学、品牌学等理论,对中国武术文化"走出去"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中国武术文化"走出去"尽管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制约其更好发展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武术文化"走出去"提出了新的思考。中国武术文化"走出去"战略目标的真正实现,必须要强化"文化意识"、拥有"世界意识"、高扬"创新意识"、恪守"标准意识"、树立"品牌意识",也只有如此,中国武术文化的"走出去"步伐才会更加坚实和豪迈,样式才会更加多元和丰富。  相似文献   
954.
从地域文化的视角,以甘肃"尚棍"现象为代表,运用田野调查法,对"西棍"现象的外在表现进行深入发掘,并运用历史地理学的理论,对本地域历史时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进行深入分析,从地理、历史、经济、生产生活、民风民俗以及物产等方面解读这一现象的实质。  相似文献   
955.
竞技武术“文化空间”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技武术赛场兴起于20世纪初,自一开始就产生了强大文化驱动力。运用文化人类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分析了当代竞技武术"文化空间"所扮演的文化角色,研究发现,竞技武术"文化空间"出现了文化话语权政治化,行政管理中心化,受众群体边缘化和传统文化流失化等现象。但同时必须承认其在当代中国武术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影响力,且应通过树立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软实力,积极到民间去"采风"和"寻根",坚持走竞技武术"文化空间"的"城市化"与"乡村化"并辔前驱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56.
以我国中州、齐鲁、荆楚、吴越4大地域有关武术的文献资料为研究对象,择选其中若干经典文字符号进行阐释与分析,发现各地域呈现的经典文字符号与本地域文化关系紧密,且可透过相关信息考究武术的发展历程。比较这些符号对中国武术的重大意义,由此证明对这些并非来自拳经拳谱的相关武术文化研究之必要性。  相似文献   
957.
陈雁杨 《精武》2012,(23):76-77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武术与教育及体育之间的关采进行探讨研究。目的是通过了解和分析近代社会对武术的认识,以及民国期间国民政府通过的有关武术的议决案,阐述武术在近代教育和体育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勾勒武术进入教育体系的步骤,以及武术成为教育姐成部分的内在逻辑和功能,从而为现代武术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58.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据统计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广东高校竞技武术的校际普及率、参赛率、校际整体发展水平及广东省高校竞技武术发展路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校际普及率、校际整体发展水平、高水平运动员特招权、校际发展效率差异明显,校际优势项目各异,套路、散打、功法发展不协调;后奥运时代广东竞技武术的发展需要根据不同学校的现状,有针对性地选择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59.
黄强  蔡仲林  李树屛  陶江 《湖北体育科技》2012,31(4):386-388,398
难度动作技术创新是当今武术竞赛中运动员取胜的法宝,也是技术创新最为关键和核心部分,只有难度动作技术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开辟技术新领域,促进武术动作技术向多元化、多样化方向发展。对竞技武术技术的创新研究,是竞技武术发展的需要,也是竞技武术技术不断发展、挑战新高度的的契机。研究表明,竞技武术技术创新是一个大的系统,而技术创新只是这一大系统中的一个小的系统工程。从技术创新层面上看,竞技武术技术创新主要包括基本技术创新、难度或高难度技术创新以及动作连接技术、甚至编排等技术的创新。  相似文献   
960.
运用实验法对台州市青少年武术套路运动员进行了功能性动作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认为大部分运动员身体两侧的灵活性和稳定性、躯干在上下肢旋转时躯干的稳定性等方面整体表现较差,运动员躯干稳定性不够,对改进青少年基础训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