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34篇
科学研究   32篇
各国文化   12篇
体育   23篇
综合类   31篇
信息传播   10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1.
本文从词素、使用外化、使用规则、历史渊源四个方面对中西方亲属称呼语比较来分析中西方思维的差异以及亲属称呼语与思维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思维影响着人们对亲属称呼语的使用;另一方面,亲属称呼语的长期使用也会反映并影响人们头脑中的固有思维。  相似文献   
812.
内战前美国的家庭教育是美国近代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存在和发展受到了当时政治、经济、宗教等方面的影响,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产物。虽然学校教育在当时已出现了初步的繁荣,但贯穿教育始终的家庭教育在这一时期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国家初建、百废俱兴之时,家庭教育担负起了提高民族素质的伟大任务。它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本文主要从内战以前的美国家庭教育的发展背景和所起作用着手,从当时的学校教育发展状况、宗教影响、社会性质、奴隶制度和女权运动等方面简析内战前美国的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813.
“谁也离不开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和政策,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方面的新发展、新贡献。它的含义是: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这一思想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814.
弘一大师于1920年夏曾在富阳新城(今新登)贝山闭关。以往,有关弘一大师本次闭关的史料不详,而《东安楼氏宗谱》的发现,为研究者研究弘一的贝山之行提供了丰富的史料,进而也引出了新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815.
少数民族的伦理道德渗透在他们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本文从恋爱、婚姻、家庭关系三个层面对黔西北苗族、彝族、布依族的伦理道德试作一些探讨 ,力求挖掘蕴藏其中的历史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16.
谯国龙亢桓氏与庐江灊县何氏是东晋时期的两大侨姓士族,但桓氏大起大落,何氏则绵延不绝.造成他们兴衰历程迥异的原因,可以从两家的家族根基、文化背景、政治态度几个方面来探讨.对比考察两家的兴衰之迹,以有助于对东晋士族政治的理解.  相似文献   
817.
作为杰出的教育家,吴玉章的教育思想博大而精深。家庭教育思想作为他教育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虽不及其德育思想系统丰实,但同样对现在和今后的家庭教育有着积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18.
莫言崛起于新时期,是当代坛的一个重镇,不断有新作佳作推出,其创作不息,求新求变不止。莫言创作的第一次重大转变,是在向福克纳《喧哗与骚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从传统叙事模式向多重话语叙事模式的转变,而此次转变的标本性本即是与《红高粱家族》同期诞生的《天堂蒜薹之歌》。同时,莫言又是一位出生在农村的作家,在对农村农民的现实关怀情绪上,《天堂蒜薹之歌》是《红高粱家族》第五部《奇死》第七节的继续和发展。本从对莫言叙事模式的本分析人手,考察莫言叙事语境转换中的现实关怀言说。  相似文献   
819.
宋代是中国古代家训发展的高峰时期。宋代家训与其他时代的家训一样,除以调整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为基本出发点外,更为突出的在于调适父子、夫妻、兄弟即“六亲”的关系,规范了家庭成员的本分,明确了家庭成员的职责,强调唯其如此,才可以实现家庭或家族的和谐,表现出鲜明的和谐因素。尤为重要的是,家训在调适“六亲”关系时,对家庭成员中的父子、夫妇、兄弟均有其相应的约束,而并非仅苛求其中的弱势一方。  相似文献   
820.
This paper argues that many internationally financed literacy programs do not sufficiently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important daily life issues of the learners, including nutritional deficiencies that may hinder learning, or of children–parent–society interactions that may improve learning. As a result, many programs have become synonymous with increased supply of a low-quality education. Often, these programs address almost exclusively Education for All (EFA) international policy targets, without sufficiently addressing other poverty alleviation targets, as defined by the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MDGs). This paper further contends that approaches that would generate the greatest effects within an EFA-perspective may not be the best way to alleviate poverty within a MDGs-perspective. Based on a case study of a women's literacy program in Senegal, this paper proposes to look at needs within an MDG perspective, and to use multi-pronged and integrated approaches to intervene in sectors where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impact is the greate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