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7篇
教育   2228篇
科学研究   132篇
各国文化   17篇
体育   348篇
综合类   23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9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239篇
  2013年   264篇
  2012年   285篇
  2011年   307篇
  2010年   245篇
  2009年   196篇
  2008年   204篇
  2007年   245篇
  2006年   215篇
  2005年   169篇
  2004年   146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61.
美国、英国和印度是世界上较有影响的三个多民族国家,比较它们基础教育阶段的少数民族教育优惠政策可以发现以下规律:经费投入是少数民族教育优惠政策的应有之义;一国的少数民族来源会影响政策的理念;义务教育的普及情况会影响政策的侧重点;政策监管水平会影响政策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62.
六祖慧能是禅宗创立的高僧,他主张即心即佛、自性自度等。其说法从内心说起,从来不受任何约束。四弘誓愿是佛教的根本法门,他对此法门有特殊的理解,并有独特的阐释。  相似文献   
63.
首先论述了俚人的族源,分布,然后论述了俚人的社会制度及风俗文化的变迁,最后从农业、工业和商业几个方面论述了俚人的经济。  相似文献   
64.
徽商为生存和发展而建立起来的"士商平等"经济伦理,其实质是"士商异术而同道",徽商在商业实践中以义为利,奉献社会,实现"士"的情怀,从而赢得300年的商业辉煌.在徽商的经济伦理视野下,现代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吸收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的合理成分,树立现代社会意识,履行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5.
通过探讨民族地区高师数学教育教改问题与机遇,得出了数学建模教育是民族高师院校数学教育教改的重要内容的观点,并过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数学系的数学建模为个案,探索民族地区高师数学建模教育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66.
在多元文化语境下,少数民族女性在民族文化历史背景下进行着不懈的精神探索,不断思考并建构着属于自己的民族身份。她们关注女性自身,致力于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将对民族、家族与性别的关注与个人生命体验胶合在一起,并自觉地将民族叙事与女性叙事相结合,实现了民族身份与性别表述的建构与交融。满族女作家叶广芩的小说创作生动地体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67.
文化是凝聚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意识形态和精神支柱。民族地区文化是否和谐对国家民族关系的和谐与发展至关重要。在民族地区建设和谐文化,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树立和谐的民族价值观,挖掘和提升民族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充分利用和激活宗教的和谐因素,加强民族地区的立法工作等,从而为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68.
在云南旅游二次创业的背景下,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独具魅力的人文旅游资源,纷纷投入发展旅游业的大潮中,于是,如何加快山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是一项机遇和挑战并存的重大课题.探索加快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的机制对促进旅游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调查点弥勒县可邑村被命名为首批"全国生态文化村"之一,成为云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自然村.它是典型的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其发展旅游业的经验对其他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可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9.
国家认同是现代民族国家的心理基础。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社会,少数民族众多,且多在边境地区,少数民族群众的国家认同感之于边境地区的稳定与发展、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民族国家是现代化的产物,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问题也伴随着现代化产生。本文对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对少数民族群众国家认同的复杂影响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70.
通过对云南省勐混镇贺开村拉祜族学生学习成绩差、学生间歇性辍学严重现象的深入考察,发现读书无用论的价值取向、早教缺乏、文化冲突等,是目前拉祜族学生低学业成就的真正原因。改善拉祜族学生低学业成就现状的对策是:加大对民族农村地区职业教育的扶持,加大对民族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投入,学校教育中要加强各民族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