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3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380篇
教育   1822篇
科学研究   674篇
体育   690篇
综合类   344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25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324篇
  2013年   248篇
  2012年   363篇
  2011年   345篇
  2010年   272篇
  2009年   225篇
  2008年   263篇
  2007年   259篇
  2006年   242篇
  2005年   198篇
  2004年   165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农村小学低龄儿童寄宿现象在农村小学布局结构调整背景下产生。农村小学布局结构调整旨在促进教育资源合理利用,提升教学质量,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一系列问题,其中低龄寄宿问题尤为严重。低龄寄宿减轻了父母负担,促进了学生自主性。但寄宿条件差、饮食安全得不到保障、低龄学生自理能力弱、亲情缺失、家庭教育功能弱化等问题不容忽视。本文以云南省X县农村小学布局结构调整为例,对其低龄儿童寄宿生身心健康、饮食安全、自理能力状况等展开状况调查,以找到解决策略,并对全国的农村小学低龄寄宿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2.
农户分化对农地功能供给多样化的影响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玉红  王琳娜 《资源科学》2020,42(7):1405-1415
推动农地的多功能利用是顺应“功能拓展”这一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社会化小农阶段,农户渐趋分化,其意愿行为的复杂性直接影响到农地功能供给的多样性。本文通过归纳社会化小农的行为特征,以“农地多功能需求的农户响应”为中介因素,构建了农户分化影响农地功能供给多样化的路径分析概念模型,并使用结构方程(SEM)对该模型进行拟合,分析农户分化对农地功能供给多样化的直接效应及其经由“农地多功能需求的农户响应”这一中介因素对农地功能供给多样化的间接效应的大小、方向及影响因素,以探索小农社会化的趋势下,农户分化对农地多功能供给的影响及其影响路径。在湖北省黄陂、新州、鄂州、江夏、通山、蔡甸共6个县(区)的实证研究表明:①农户分化对农地功能供给的多样化兼有直接和间接的负向影响,即农户拥有的生计资本越多,则其供给的农地功能的多样性越低。②农户分化对农地功能供给多样化的直接负效应主要源于农业生产条件的外部化造成的某些生产要素替代,如优质劳动力的流失引起的劳动力要素和其化肥、农药等要素之间的替代造成的农地生态功能的弱化;③间接负效应则源于社会化小农趋势下渗透型、联结型、物质型3类生产要素的失配,即3类要素的投入没有达成激励相容,从而影响了农地多功能的产出效率。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如下建议以推动农地的多功能利用:①重视新型的联接型及渗透型生产要素的投入,并且使两者与实物型生产要素达到激励相容。②拓宽传统的农地利用方式,加深农户对农地外部化生产条件的认知,并通过社保、财政等手段缓解农户对外部化生产条件的依赖,吸引优质农业劳动力回归;③完善农地流转政策,搭建农地流转信息交流平台,推动农地的完全流转。  相似文献   
93.
杨槿  陈雯  杨柳青  耿佩 《资源科学》2020,42(7):1285-1297
乡村生态转型旨在保护乡村资源环境的同时,实现自然资源及生态服务的经济价值,以达到自然生态与经济社会共赢,是乡村功能认识回归和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乡村农业生产和生态维育功能重新得到重视等外在因素,以及乡村生态资源丰富和村民发展诉求强烈等内在驱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为地处生态敏感区的传统农业村落实现振兴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行途径。基于生态现代化理论与生态经济发展特质,本文从要素投入和参与主体两方面探讨了乡村生态转型的可能路径,提出乡村生态转型需要从依靠资本转向依靠知识投入,结合政府、社区等主体在乡村知识投入与应用中的行为及作用特点,提出乡村生态转型的知识投入更适合采取社区参与的方式。最后,结合江苏省句容市茅山风景区陈庄村的生态转型实践,对乡村生态转型的知识投入和社区参与策略及其效应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深化对乡村生态转型必要性及其路径的理论认识,并为乡村发展的生态化实践提供一定经验借鉴和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94.
【目的/意义】人才是新型智库建设的基础,社科人才在新型智库建设中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我国新型 智库建设时间不长,在建设过程中普遍面临咨政人才短板之痛。【方法/过程】基于智库建设的空间场域,研究从静 态的社科人才布局结构和动态的运行管理与决策成果转化结构,分析社科人才发挥作用的深层机理和实践困境。 【结果/结论】研究指出,破解单一化、小规模、临时性的人才布局结构,弱团队、简易化、传统型的运行管理结构和同 部门、低影响、轻评价的成果转化结构等结构性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优化路径:一是理顺“智-研”关系,营造新 型智库社科人才发挥作用的独立空间;二是优化“主体-规模”结构,打造新型智库社科人才的咨政成果品牌;三是 推进 “要素-制度”创新,健全新型智库社科人才的绩效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95.
简要综述外包人才培养相关文献,分析福建省外包产业人才结构和高校教学资源现状,提出根据企业的用人要求,结合国家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建立创新型的实训教育理念,以能力体系为中心,以课程体系为基础,利用校企联合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评估体系,形成"产、学"一体化的订单人才培养模式和实施方法,为解决服务外包人才的供给缺口问题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6.
在"风险社会"时期,群体性事件是重要的风险因素之一,是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研究的重点问题。文章以安徽省曾经发生的群体性事件为研究对象,从伦理的角度分析了当代群体性事件,给出了伦理维度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7.
以2005年首届、2006年第二届、2007年第三届“浙江省未成年人读书节”为例,介绍了读书节策划的背景、活动开展的实况以及后续展望。  相似文献   
98.
广东男排的兴衰历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钟前涓 《体育学刊》2002,9(4):124-126
通过分析广东男排兴与衰的历程,了解影响广东男排兴衰的主要因素,认为引起广东男排从兴到衰的客观因素是大型化和比赛条件等诸多因素的转变。而主观方面则是对劣变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应变能力,并提出了广东男排复兴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
1958年,全国“大跃进”运动的开始,江苏的各项事业也开始了“大跃进”。采用第一手的档案资料,总结了江苏农村体育“大跃进”呈现出组织领导上大跃进;政治思想工作形式上的大跃进:技术指导上的大跃进;思想上的大跃进等特点。分析了江苏农村体育“大跃进”形成的多方面原因及其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0.
辽宁省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2002年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辽宁省2003年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结果进行分析,并对各组别学生的各项指标得分对总评分的贡献进行排序,从而比较准确地反映辽宁省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