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3篇
教育   138篇
科学研究   74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
景观生态规划的原理和方法   总被引:98,自引:2,他引:96  
景观生态规划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改善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它可以协调人与自然及资源利用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未来的景观生态规划既要满足景观的自然功能和人类需要,又要满足持续的土地利用。本文论述了景观生态规划的概念、发展过程、原则和步骤,以期对我国的景观规划起到借鉴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2.
李满春  张健 《科技通报》2005,21(6):752-755,759
基于Web的虚拟地景信息系统是对如何将3DGIS、WebGIS以及VRGIS有效结合起来的一次探索。该系统提供基于Web运行的三维可进人地图,用户通过网页浏览器即可在计算机实时生成的虚拟地景中随意漫游和与之交互。系统基于Java3D实现,在分析Java3D场景图数据结构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将场景数据保存到数据库中,场景对象按要素分类建表,并把场景对象的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保存到同一记录中,从而实现客户端对场景要素的显示控制和对场景对象属性信息的查询。  相似文献   
33.
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基于生态功能和过程影响的景观格局优化是提高景观效益和稳定性重要方法之一。选择六安城市区域为研究对象,应用GIS技术,对2003年城市景观格局进行定量分析,并采用阻力面模型研究景观格局优化途径。结果显示:以累积耗费距离面、生态源地、耗费路径为依据,构建源地、生态廊道的景观组分优化景观格局。加强保护核心斑块源地、提高景观连通度是实现景观格局优化的关键。该研究结果为城市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4.
通过对襄樊城市军事名城、文化名城、商贸名城、旅游名城、山水城古风公园的研究分析,提出了把襄樊建成"世界级的旅游景观城市"的战略和战术等框架性意见。  相似文献   
35.
“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在高职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为新思路,通过课程目标设计、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组织设计和评价体系设计等,对高职院校园林技术专业的《园林景观设计》进行了课程设计,在教学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也对教材、教学场所、教师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36.
吕君丽 《巢湖学院学报》2009,11(4):46-49,140
方志辑存的景物诗作品反映了该地的自然风貌、人文状况和文学创作的历史情况.景物诗作为一种融含了自然与文化双重意义的诗歌类型,它的地理学价值和文学价值一样不可忽视.本文通过对清代巢湖地区地方志中辑存景物诗的分析,揭示景物诗在文学、地理学、史料学等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37.
山水画重视笔墨,笔墨是山水画的核心,是中国山水画艺术的表现语言,它与物象合为一体,不只是工具材料,更是联结着物质与精神的一个中介物,是中国画中最具民族风格、民族文化传统和最能体现画家情感意趣的重要因素。笔墨也是中国画的品评标准,它同时具有一定的美学内涵。讲究笔墨精妙是中国山水画追求的关键所在,笔墨相互结合,巧妙地运用在山水画中,使中国传统绘画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38.
东山县石埔村的规划设计以宜居、富民、和谐为重点,以“和谐、升天、人文”为规划主题,基于“延续传统、整治环境、少拆少建、完善设施、建设管制、旅游带动”的乡村建设“六位一体”的东山模式,形成“两心一带四片区”的用地布局结构,完善村庄生态设施建设和生态空间景观规划,实现“生态石埔,关丽家园”.  相似文献   
39.
自然山水作为中国山水画创作的永恒主题,有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因之缘。自然山水在中国人的心中具有寓意的象征,山水代表着宇宙自然。中国山水画的美学精神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同一,中国人移情于山水来传达内心的深情,是灌注了主观性情的人化自然,是自然与人的生命精神的融合。  相似文献   
40.
河南省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利用河南省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对河南省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景观格局指标对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的空间格局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河南省优势景观类型为耕地,其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65%左右,其次为建设用地和林地,其它面积较小的景观类型则呈补丁状散布在各个分区中;②由于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干扰的双重作用,造成河南省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地丘陵地区,景观的多样性和均匀度相对较高,景观优势度则相对较低;在人类活动强烈的平原地区,农业景观类型具有明显的主体地位,景观则呈现较低的多样性性和均匀度,而在生态环境相对较为脆弱的山地平原过度地区,加上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致使这些地区景观破碎化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