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2篇
教育   169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列宁的“集中制”思想提出不久,就遭到了卢森堡猛烈的抨击。建党的组织原则问题引发了卢森堡与列宁之间的第一次论争,这次论争反映了俩人在不同社会背景下的思想差异。回顾这次论争,不难看出,卢森堡的批评,不仅对后来列宁“民主集中制”的提出起了重要作用,对当下我党的建设也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12.
本文从列宁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阶段划分、历史轨迹等方面进行研究综述。在新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重温这些理论思想,研究和学习列宁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对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13.
十月革命之后,俄国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进行了大胆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尝试。针对俄国落后文化成为政治、经济发展的严重阻碍的状况,列宁明确提出了"文化革命"思想,并把文化建设放在政治的高度进行阐释。这不仅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也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4.
In former Eastern Bloc nations, nostalgia is often seen as a dangerous pining for days under totalitarian regimes in the face of rocky transitions to democratization. This paper questions these judgments and instead proposes that the complexities of waxing nostalgic in post-communism will help us understand these transitions better. East German culture, in particular, has been at the forefront of post-communist nostalgia through its ostalgie movement. Wolfgang Becker's film Good Bye Lenin! has been touted a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example of ostalgie, and is used here as a text to examine the complex questions about looking back on everyday life during communism's fall. Through its use of nostalgic themes, the film simultaneously embraces and derides the Western values that became an indelible part of the post-1989 landscape, and thus serves as a reminder that a distinct East German identity may still exist.  相似文献   
115.
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普遍性与实践的特殊性相统一,是科学社会主义认识和实践中的重大课题。列宁、毛泽东和邓小平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致力于解决这一题,最终在20世纪末改革开放的中国获得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成功。  相似文献   
116.
1945年7月毛泽东在回答黄炎培的提问时指出,社会主义国家已找到了从“人亡政息”的“历史周期率”中跳出来的新路,即发扬民主,加强对执政党及国家政权的监督。比较监督执政党思想的初创者列宁的思想和在改革开放中有突出贡献的邓小平的理论,不仅有助于认识他们在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监督理论各自所作的贡献,而且对端正党风、加强执政党建设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7.
在考察列宁时代俄国国情和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阐述了列宁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化事业发展的启示:首先,必须从战略的高度认识文化建设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因为文化是国家的灵魂,在特定的时期有特殊的意义,尤其在制度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化生产力是国家发展的动力;其次,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为此党要紧紧把握文化事业的领导权,深刻领会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的意义,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文化发展的目标;最后,文化必须沿着科学的道路发展,积极汲取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立性,充分发挥教育在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8.
对列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管理思想的发展进程进行科学的阶段划分,是列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管理思想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性课题。列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管理思想的逻辑起点应追溯至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胜利后。在对列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管理思想的发展进程进行阶段划分时,不能把列宁十月革命前的思想与十月革命后的最初时期的思想分隔开来,应把列宁1918年春和平喘息时期的思想、国内战争结束后至新经济政策前的思想及病重期间的思想分别作为相对独立的阶段,单独地突出出来。  相似文献   
119.
建立社会主义新型民主是列宁所要实现的主要政治目标,消除官僚主义则是列宁所要克服的主要政治危险,而最终发展、壮大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则构成了列宁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主旋律。列宁这一宝贵思想遗产,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事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0.
列宁的文化理论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理论的发展,是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宁提出了"两种遗产"的思想,指明了马克思主义者所应接受的文化遗产;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提倡"文化的党性"原则;批判民族主义者的"民族文化",提倡"各民族共同的文化",并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立足于苏俄实际提出了一系列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和具体的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