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2篇
教育   169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在1905-1917年十月革命前这段时间,列宁通过指导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在农民文化和文化建设问题上提出一系列观点,并在晚年形成"文化革命"思想,为东方国家无产阶级政党正确领导农民运动提供了指导,对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仍然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2.
十月革命胜利后,如何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把俄国建设成为"完全"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列宁反复思考的中心问题。列宁认为要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加快经济发展、推进政治变革,首先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自觉地把文化建设放在各项建设的首位。今天,学习和研究列宁的文化建设思想,对于我们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全面推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3.
ABSTRACT

This essay reports on the latest efforts to assess the collections of materials relating to the Russian Revolution held in the Hoover Institution and the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NYPL). The first section reviews the presentations made by Bertrand Patenaude, Michael Herrick, and Robert Davis during the roundtable “Collecting the Revolution”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for Slavic, East European, and Eurasian Studies in November 2017. The second presents additional information documenting the development of NYPL’s and Hoover’s collections located in The Wisconsin State Historical Society Archive and the Archive of the Russian State Library.  相似文献   
34.
任何一种伟大的思想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的,列宁在俄国建设中,从理论和实践中得出了社会主义可以利用资本主义,并首次提出了可以利用国家资本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来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文章通过对列宁国家资本主义内涵及其实现形式的阐明,分析了在无产阶级条件下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性,从而为列宁国家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5.
《受活》在许多视角上得到业内普遍关注,.但在元幻想构建下显示出的具有虚妄疯癫的轮回特征的人文幻想却鲜有人谈论。然而,它作为阎连科神实主义的实践作品之一,正是以此人本主义情怀和观照热情为缘起,深度展示了一个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的疼痛感知与敏锐的洞察力。以人文幻想和轮回性视角重新观照《受活》,一方面可以给予作品新的研究范式,另一方面也能够更深入透辟人性的理想真实与灵魂真实。  相似文献   
36.
This essay examines one of the most intractable pedagogical problems of the Marxian revolutionary tradition: who will educate the educator and how ought the learning process to proceed. The solutions of Marx, Lenin and Habermas are critically examined towards the clarification of the emancipatory learning process. This learning process has three components: enlightenment, empowerment and emancipatory collective action. Lessons are drawn for our own time.  相似文献   
37.
本文讨论列宁关于“党的出版物的党性”和与此对应的列宁提出并实践的“行动一致,讨论和批评自由”的党内思想交流原则。这两个概念是同一个问题的两面,具有普遍意义。列宁是伟大的革命导师,也是普通人。囿于他自己同时处于具体党内的派别之中,在贯彻他自己提出的以上原则时,会受到派别利益、环境氛围的影响而出现一定程度的双重标准,但他努力在党的法权规范内考虑问题的意识也清晰可见。对此可以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俄国党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列宁多次在党代会确认的中央领导机关和中央机关报编辑部以外,另立布尔什维克的中央委员会和本派的中央党报编辑部,这里有党初创时期党内各派均缺少党规意识的历史原因,不可效仿。  相似文献   
38.
列宁晚年关于苏维埃制度建设的理论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维埃体制在其建立初期即发生了嬗变,为防止政权官僚化和官僚主义而创设的苏维埃体制正逐步失去对权力的监督。晚年的列宁越来越表现出对现实体制的不满和担忧。为了阻止和扭转这一趋势,列宁从制度设置方面对苏维埃体制重新进行了一些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39.
列宁去世后,联共(布)发生了两次激烈的争论,争论的双方都称自己继承了列宁的思想,到底哪些人继承了列宁的思想?继承了列宁的哪些思想?这历来是理论界争论的难点。笔者试从这两次激烈争论与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的关系中。探索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40.
农民问题是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邓小平都很重视农民问题。概括和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农民问题 ,对解决我国的农民问题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