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2篇
教育   427篇
科学研究   67篇
各国文化   16篇
体育   31篇
综合类   43篇
信息传播   4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滨海湿地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是重要经济鱼类资源的产卵场、索饵场和越冬场,也为湿地鸟类提供食物和栖息环境,是地球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类型。同时,滨海湿地也是人类活动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已成为全球变化的生态脆弱带和环境变化敏感区。中国科学院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试验站(以下简称"黄河三角洲站")围绕我国滨海和河口湿地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国家战略科技需求,致力于滨海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以陆-海相互作用过程、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为主线,基于长期定位监测和野外控制试验,量化了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碳汇现状、规律及其驱动机制,明确了水文过程与水盐运移对滨海湿地碳循环过程的影响;揭示了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与适应规律;构建了退化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技术体系,提出了"健康滨海湿地"理论与技术模式,研发了滨海湿地生态修复关键技术,实现滨海湿地保护与利用的协同发展,丰富和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滨海湿地生态学。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为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提供基础数据、科学依据和关键技术,弥补了我国特别是北方河口三角洲湿地长期观测研究的不足,也使得黄河三角洲站成为国内外无可替代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科学研究基地,为提升我国滨海与河口湿地研究的理论水平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科技支撑平台。  相似文献   
72.
WANG Xiao-long;YU Peng(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Kashgar University,Kashgar 844000,China)  相似文献   
73.
用价格低,无毒性的镍电极代替界面法测定离子迁移数实验中所用的毒性大的镉电极;在电路中串入一个氢氮库仑计,简化了实验操作和电量计算,提高了离子迁移数测定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74.
基于迁移学习的家猪图像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家猪图像识别并提高识别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迁移学习的家猪图像识别方法。首先对现有数据集进行数据增强,然后迁移 VGG16 模型并对其进行微调,从而更好地提取图像特征并缩短网络训练时间。采用自归一化神经网络解决了梯度消失和梯度爆炸问题,在网络构造时使用全局平均池化代替全连接层,以达到降低模型过拟合的效果。实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分类效果较好,准确率达到了 84%,召回率和 F1 值分别提升至 0.8、0.82,各项指标相比基础模型均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75.
19世纪70年代至甲午战前,赴沪的江浙移民呈现出季节性流动的特点.他们多在农闲期奔赴上海谋生,又在农忙时返乡务农.这一季节性移民群体的形成存在着多方面的原因:一为城乡流动过程中制度基础的松动;二为江浙农民收入降低和农闲期的客观存在;三为上海城市经济以及职业的不稳定因素.在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下,19世纪后期的上海社会出现了季节性移民,这标志着上海乃至中国开始发生了人口流动的近代性转变,即农村人口向城市中心的转移.  相似文献   
76.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要在一个先进的文化背景中,由掌握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人来完成。西汉人口迁移对边疆经济开发不仅保证充足的劳动力,而且输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也促进边疆的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77.
鸭绿江河口湿地鸟类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详实的调查记录,提示了鸟类春秋迁徙的种群特征.旅鸟常集大群迁飞,晚走的夏候鸟则多单独活动;某些鸟类也常成对活动;集群大小与取食地大小、人类干扰程度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78.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mixed-methods case study of Diego, a bilingual teen who completed public school in Florida. During adolescence, Diego negotiated multiple identities: successful student, Mexican American, bilingual, and typical U.S. teenager. Diego provided interviews and bilingual (English/Spanish) writing (narrative/expository) in 2008 (at age 12, Grade 6) and in 2012 (at age 16, Grade 10). A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his interviews and a quantitative linguistic analysis of his writing reveal central elements of Diego’s language development as related to academic English and identity. Educational implications for working with bilingual adolescent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79.
Spark是大数据内存计算系统的典型代表,通过内存缓存数据加速迭代型、交互型大数据应用的运行。基于时间窗口的数据分析是一类典型的大数据迭代型应用。基于Spark平台运行时间窗口数据分析应用,存在中间结果数据放置不均的问题,造成应用执行效率降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Spark中间结果数据迁移策略,通过考虑中间结果数据迁移时机、迁移数据规模,并使用遗传算法优化选取迁移数据放置位置,提高时间窗口应用执行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在既有Spark平台中,采用该迁移策略可使时间窗口应用执行时间最大减少28.45%,平均减少21.59%。  相似文献   
80.
ABSTRACT

‘Asian whiz kids’ perfect test scores.’ ‘Selective schools and tiger parents.’ These types of headlines highlight the increased visibility of academically successful students from Asian migrant backgrounds, in Australia and other Western countries. They also point to anxiety about the perceived aggressive ‘tiger’ parenting often associated with Asian academic succes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forms of everyday multiculturalism found in and around high-performing selective schools and classes in Sydney, Australia, almost all of which are dominated by Asian-Australian students. Drawing on interviews with parents and students from Anglo- and Asian-Australian backgrounds, it documents the different positionalities adopted by participants within these culturally diverse settings, including anger, aspiration and cosmopolitanism. This potentially volatile combination of approaches to diversity reveals some of the social consequences of neoliberal migration and education polic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