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9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36篇
综合类   8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基于MODIS数据关键物候特征参数的东北地区植被覆盖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攀 《资源科学》2010,32(6):1154-1160
MODIS以其时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的优势成为全球及区域土地覆盖研究的主要数据源,但如何快速准确的提取所需土地覆盖信息一直是科学界研究的焦点问题。对于NDVI时序数列分类方面的研究很多,其中影响分类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NDVI的数据质量问题。本文利用1年MODIS旬最大值合成数据经过Savizky-Golay滤波器平滑滤波处理,应用Logistic模型提取东北地区6个关键物候参数,利用特征参数的主成分影像实现研究区植被覆盖分类,结果显示关键物候指标能提取NDVI时间变化曲线中的有效信息,去除造成植被类型混分的噪声,利用关键物候参数分类可提高植被类型的分类精度,对区域土地覆盖分类精度的提高提出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2.
积雪覆盖区域,在全球能量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较常用的积雪覆盖率算法主要是利用雪盖率与雪盖指数(NDSI)间的关系建立统一的回归模型,但这种方法在完全雪盖区及稀疏雪盖区的反演精度较差.尝试通过分段建立模型反演雪盖率,并利用ETM+数据对模型估算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分段模型可以有效提取亚像元尺度的信息,并且对NDSI高值区的雪盖率反演有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43.
为分析黄河源区土壤干湿状况时空格局变化,基于2007-2016年日序数第193~257天的MODIS 1 km分辨率地表温度(LST)和植被指数(NDVI)产品反演10年的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分析结果表明:2008-2010年实测土壤水分与TVDI的线性关系的相关系数达到0.7,说明TVDI可作为干旱指标有效地指示黄河源区的土壤干湿状况。在年际变化趋势上,10年间日序数第193~257天的TVDI均在0.4~0.6之间,属干旱分级中的正常状况,但东南部地区整体处于干旱-重旱。中、低植被覆盖区域的干旱趋势较为相似,10年来旱情均较为严重,TVDI数值均在0.6~1.0间浮动,其中低植被覆盖区所有时相的TVDI在10年内数值均在0.6及以上,表明旱情持续。高植被覆盖区域严重干旱的情况较中低覆盖区域缓解,但是干旱依然在10年间持续发生。旱情的空间变化特征显著,严重旱情多集中于东北部和东南部区域,分布趋势基本与中西部整体土壤水分较充足的客观事实吻合。  相似文献   
44.
马尾松毛虫害林分失叶量估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尾松毛虫是马尾松的主要害虫,发生频繁、危害严重。林分失叶量可直接反映马尾松毛虫危害等级,但实测困难、费力。虫情级数具有预测林分失叶量的能力,据此提出一种间接估测马尾松毛虫害林分失叶量的方法。依据马尾松毛虫害林分失叶量与虫情级数的相关关系,以虫情级数作为林分失叶量估测的替代因子,提取5类光谱植被指数(差值植被指数、比值植被指数、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土壤调整植被指数及转换型土壤调整植被指数)和3类地形因子(高程、坡度、坡向),同时运用数量化理论Ⅰ和多元统计回归分析方法对虫情级数进行模拟,确定最优估测方法与影响林分失叶量的主导因子,从而实现马尾松毛虫害林分失叶量与虫害等级的估测。以沙县为实验区,结果表明:(1)数量化理论Ⅰ、多元统计回归分析方法对虫情指数的总体估测精度分别为73.68%、70.10%;(2)影响虫情级数或林分失叶量的主导因子为DVI、坡度、坡向、高程,其中DVI的作用最大;(3)通过替代法,反映了沙县马尾松毛虫害林分失叶量的大致情况,危害程度以轻、中为主,只有极少部分区域灾害较为严重。所提出的间接估测马尾松毛虫害林分失叶量的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45.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obtain spatial distribution maps of paddy rice fields using multi-date 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 (MODIS) data in China. Paddy rice fields were extracted by identifying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 of high soil moisture in the flooding and transplanting period with improved algorithms based on rice growth calendar regionalization. The characteristic could be reflected by the 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 (EVI) and the land surface water index (LSWI) derived from MODIS sensor data. Algorithms for single, early, and late rice identification were obtained from selected typical test sites. The algorithms could not only separate early rice and late rice planted in the same fields, but also reduce the uncertainties. The areal accuracy of the MODIS-derived results was validated by comparison with agricultural statistics, and the spatial matching was examined by ETM+ (enhanced thematic mapper plus) images in a test region. Major factors that might cause errors, such as the coarse spatial resolution and noises in the MODIS data, were discussed. Although not suitable for monitoring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s due to some inevitable factors, the MODIS-derived results were useful for obtaining spatial distribution maps of paddy rice on a large scale, and they might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rther studies.  相似文献   
46.
The new 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 (MODIS) satellite image offers a large choice of opportunities for operational applications. The 1-km Advanced Very High Resolution Radiometer (AVHRR) image is not suitable for retrieval of field level parameter and Landsat data are not frequent enough for monitoring changes in crop parameters during the critical crop growth periods. A methodology to map areas of paddy fields using MOD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and global position system (GPS) i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Training samples are selected and located with the help of GPS to provide maximal accuracy. A concept of assessing areas of potential cultivation of rice is suggested by means of GIS integration. By integration of MODIS with GIS and GPS technologies the actual areas of rice fields in 2002 have been mapped. The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was 95.7% percent compared with the statistical data of the Agricultural Bureau of Zhejiang Province.  相似文献   
47.
2003-2012年新疆塔里木河径流量变化与断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借助统计年鉴数据、MODIS月积雪产品的遥感数据以及气象观测数据等,分析了塔里木河流域2003-2012年径流量变化及断流的原因。结果表明:1在过去10年,塔里木河源流区耕地面积从2003年的1.087万km2增加到2012年的1.668万km2,致使流域内农业用水量从2004年的279.55亿m3增长到2011年的294.36亿m3,从而挤占了河流的生态用水,是导致三源流汇入塔里木河干流水量减少和断流情况不断恶化的重要因素;22009年是塔里木河历史上断流时间和断流河道最长的一年,这与河流来水量较少与较低的夏季积雪覆盖率(3.08%)、降水量少于近10年平均降水的39%和夏季0℃层高度偏低(4620.7m)等因素有关,而2010年塔里木河的丰水与高于近10年平均降水的84%的降水量、夏季0℃层高度较高(4 795m)以及夏季积雪覆盖率较大(3.5%)有关;3塔里木河流域自2010年以来断流态势得到彻底改观,尤其是2011年以来,径流量在相对于21世纪初有所减少的背景下,未出现断流,这与流域管理体制的变革有关。因此,研究该区域的积雪覆盖率、气温、降水、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变化对于监测和分析该区域的径流变化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8.
针对鄱阳湖地区湿度大且地表复杂多变的特点,从地表能量平衡出发,简化了陆-气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通过分析影响湿地蒸散的关键因子,建立了基于组分净辐射、组分土壤热通量、组分温度的湿地组分蒸散遥感模型.利用MODIS数据对鄱阳湖湿地的蒸散进行试验,根据TM分类图像得到了基于MODIS数据的1km各地类组分比率图像;在计算组分净辐射时,充分考虑到不同地表组分间对净辐射的作用差异,用组分比率、组分温度和组分反照率得到了各组分净辐射;在此基础上,得到了鄱阳湖湿地蒸散的分布.通过用余项法、实测数据和历史资料对新模型反演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比较客观地反映鄱阳湖湿地蒸散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49.
基于MODIS数据的三江平原土地覆被分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翠  张柏  宋开山 《资源科学》2009,31(3):515-522
本文以三江平原为研究区域,以250m空间分辨率MODIS/NDVI时间序列数据集为数据源,通过基于Savizkky-Golay滤波重构高质量的NDVI时间序列曲线,并对滤波后的NDVI数据集做主成分变换,通过分析前6个主成分的各时间点的因子载荷曲线,提取地表不同植被类型物候信息的总体差异,采用“分层非监督分类法”,由简到繁,由主类到亚类,逐级分解,最终得到三江平原土地覆盖类型。分类结果表明:旱地、水田、草地、湿地、落叶阔叶林及水体的分类精度均在88%以上。而由于混合像元问题,针阔混交林与居民用地的分类精度较低。对研究结果定性评价发现,基于MODIS/NDVI数据集的土地覆盖分类结果与三江平原实际土地覆盖的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与MODIS土地覆盖产品相比,在类型识别和空间位置精度方面有本质性的提高,尤其是林地类别和居民用地的识别。本文的分类结果体现了三江平原土地覆被分布细节信息,说明本研究的数据处理技术和分类方法在三江平原土地覆盖制图中具可行性。  相似文献   
50.
以250m分辨率的MODIS/NDVI时间序列数据为主要数据源,通过Sacizkky-Golay滤波重建高质量NDVI时间序列数据;同时融合500m分辨率的MODIS多光谱反射率数据和90m分辨率的DEM数据.将非监督分类法和决策树法相结合,进行黑龙江流域土地覆盖分类研究.对分类结果采用已有的土地覆盖数据和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精度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利用MODIS/NDVI时间序列数据获得较高精度的土地覆盖分类结果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