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0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二拍”是《初刻拍案惊奇》(也称《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话本、拟话本总集之一。“二拍”反映的内容贴近市民生活,语言通俗形象,包含着丰富的俗语。基于“二拍”目前唯一的全译本,该文对其中的俗语翻译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俗语翻译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82.
关于汉代的继承制度,已有的史料里,以《二年律令》记载的较多。从《二年律令》出发,探究汉代关于女性继承制度,会发现汉代的女性继承,并不仅仅是财产的继承,还包括身份的继承。  相似文献   
83.
《二程全书》得名于明代,包括《河南程氏文集》《河南程氏遗书》《河南程氏外书》《河南程氏经说》四部分.但宋元时期《二程全书》所属四书均已编定,且多有汇刻.通过广泛钩稽史料,可知宋元时期《二程全书》至少有宋潭州本、宋建宁小字本、宋三山学官本、宋建宁大字本、宋五羊本、宋舂陵郡库本、宋台州本、元至治谭善心本八种,每种内部所含著...  相似文献   
84.
襄阳方言作为北方方言的一种,儿化现象十分普遍,文章就其儿化的语音现象、儿化出现的方式特点和使用范围进行整理和分析,以揭示襄阳方言的儿化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85.
"海虞二冯"指的是明末清初常熟的两位重要诗人:冯舒与冯班。"二冯"上承诗坛巨擘钱谦益"通经汲古"的诗坛变革旗帜,下启虞山诗学的新路向,实为虞山诗学的新一代盟主。"二冯"诗学之共同点颇多,如抨击明末"七子"、"竟陵"诗风,重申诗文之辨,推崇晚唐诗风等等,凸显出虞山诗学的显著特色。然两者诗学也存有一定差异,论及者较少,当结合其人格禀性、学术经历作进一步分疏,深化学界对"二冯"诗学的理解。  相似文献   
86.
如果将《二度梅》、《金兰筏》这两部小说的版本及有关内容详细对比 ,就会发现二者的行文习惯、常用习语、表述方式等均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由书中的地理沿革、名物史实等考定 ,《二度梅》的成书时间当晚于《金兰筏》。两书虽署名相同 ,而实非同一人所作。  相似文献   
87.
王朔在他的“顽主”系列作品里塑造了一群顽主形象,而王小波在他的《时代三部曲》里塑造了相互联系的王二形象,二者对于现有价值的质疑与消解都具有重大意义,但由于王朔与王小波的身份与经历的不同以及写作目的不同,致使两种人物在姿态、对于知识分子的态度,尤其是人物本身所蕴含的意义这几个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88.
以周大新的长篇小说《第二十幕》中女性“顺儿”为中心,从女性视角出发,揭示“顺儿”深受男权文化的影响,从而造成其主体意识的丧失,扮演男性附庸角色,成为男权文化的维护者和牺牲者的命运。  相似文献   
89.
《易经》是中国儒家典籍,六经之一。《易经》又是一套符号系统,用卦象来代表具体事物或特定状态,然后借卦象的组合与变化,指涉未来的发展。《尔雅》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词典。本文仅选取《易经》六十四卦中的"乾""坤"二卦经文,以阮刻《十三经注疏》本《周易正义》为底本,重点选取《尔雅》词义与多个通行注本作简略比对校读,通过观察同义词语变化现象简要总结词语历史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90.
"民族团结誓词碑"被称为新中国的第一碑。它的诞生,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民族团结政策,离不开民族和睦的社会环境,更离不开直接参与立碑的13个民族代表。佤族作为立碑的签字民族之一,在立碑的过程中发挥了特殊的影响力,使民族团结誓词碑立碑仪式能够顺利进行,并将民族团结的精神雕刻在民众的心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