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64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3篇
综合类   3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41.
少数民族的伦理道德渗透在他们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本文从恋爱、婚姻、家庭关系三个层面对黔西北苗族、彝族、布依族的伦理道德试作一些探讨 ,力求挖掘蕴藏其中的历史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42.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不断壮大的历史正是各民族不断融合的历史;文章从探讨中华民族的起源入手,以华夏族到汉族的历史演变过程为视点,揭示中华民族融合的规律,讴歌中华民族奋斗不息的精神,促进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相似文献   
443.
嗨子戏作为安徽阜南地方戏曲,身陷重重危机,其生存与发展令人担忧。察其究竟,除受大文化环境影响之外自身因素也是主要方面。要想获得生机,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44.
析云南红河彝族舞蹈中江外、江内之区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外彝族”和“江内彝族”作为云南红河彝族的两大支系,虽然同为彝族,但在语言、服饰、居住环境、生活习俗上却有很大的区别。舞蹈更是如此,展现出它们各自原始而真实的风格。  相似文献   
445.
畲族舞蹈是丰富灿烂的畲族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认真审视它的传承、应用和发展,对创造和构建符合当代审美意识的新世纪畲族文化体系有着深远意义.畲族舞蹈工作者应该重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对传统畲族舞蹈的保护与开发;对现代畲族舞蹈的创新与发展;对群众性畲族舞蹈的普及与推广;对畲族舞蹈家的培养与关注.  相似文献   
446.
李菊红  周江 《湖北体育科技》2014,(12):1101-1104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新疆维吾尔族中学体育教师的情绪衰竭、去人格化、成就感三维度为职业倦怠的因变量,以个人因素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包括不同性别、学历、职称、教龄、婚否五项进行差异分析。结果显示:中学维吾尔族体育教师总体存在一般水平的职业倦怠现象。各自变量对职业倦怠影响程度有一定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尤其是教龄对职业倦怠影响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47.
文章从中国武术散打的民族性与国际性、继承性与创新性、真、审美、伦理价值等方面阐述了散打发展的悖论,并将这些悖论对武术散打的影响进行研究,得出只有深入研究散打的真精神、真价值,并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来重新认识,重新解释进行新的开拓,散打运动才能摆脱"自在存在状态",进而成为"自在自为的存在"的结论。最终为排除悖论,寻求解放和发展以及散打运动的不断完善和自我超越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48.
佤族节日文化保护与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节日文化,是人类历史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伦理道德和文化的传承以及民族精神的凝聚与旅游开发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独特功能。佤族是我国云南省内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古朴、丰富、特色浓郁的节日文化,至今仍部分保留着“人类历史活化石”的特色风采。对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深入研究,给予科学地保护、传承和开发,对继承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是必要和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449.
彝族火葬文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彝族火葬历史悠久,至今川、滇部分彝族仍然保留着火葬习俗。彝族火葬是建立在《指路经》中“万物有灵”和火是圣洁的,火具有除秽净交功能的观念基础上的,向天坟是彝族火葬台。  相似文献   
450.
中国民族声乐教学应在谙熟本土及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充分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并向其他各民间表演艺术汲取养分。并在科学规范的演唱发声基础之上与民族文化传统相结合,为我国民族声乐的教学所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