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42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本文频率特性测试仪采用单片机最小系统为控制核心,由正弦信号发生器、数据采集存储、处理、显示等功能模块组成,通过键盘控制来实现幅频特性的测量,包括参数预置、点测结果的显示,以及用普通示波器显示幅频特性曲线。系统采用数字控制DDS芯片AD9850产生100Hz~100KHz正弦信号,频率值与步长均能灵活准确地预置,被测网络采用有源带通双T网络,中心频率及带宽均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12.
提高踢球用力感准确性教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借助实验心理学等方法,采用了三种不同的练习方法,在实验条件下找出了能提高长传踢球用力感准确性的相对较好的方法,即外加视觉信号的练习方法有利于学生长传踢球用力感准确性的提高,且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13.
由等差数列的定义an 1-an=d(d为常数)及等比数列的定义(an 1)/(an)=q(q为常数,q≠0)可知,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是递推数列的特殊情形,对于其他的递推形式,可考虑根据题目的特点,将递推数列转化成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来解。本文对一些简单的递推数列给出求通项公式的几种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R^N空间中,一类关于n=p且含有临界位势的P-Laplacian方程:-div(|u|^N-2u-μ|u|^N-2u/|x|^Nln^nR/|x|=λg(x,u),x∈Ω,u=0,x∈δΩ 利用没有(PS)条件山路引理证明了上面问题的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15.
同为面临北方强敌的强盛帝国,汉唐两代北部边疆的城市数量有很大的差别。本文以雁北地区为切入点,得出这一差别是由西汉与唐两代不同的时代背景、军事制度与该地区族群构成及经济形态决定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自考也是成材之路,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和自考又有其明显的特点,面对自考生的若干劣势,及格率与学生能力的培养成了教学中的一对矛盾,如何在逐步提高及格率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作者在多年参与自考教学管理的实践中摸索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7.
武关是古代设于自长安,关中通往南阳,江汉以至东南的交通大道上的一处险要关隘,是构成和屏障关中最为重要的战略要塞,曾经在中国古代社会及历史发展过程中占握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凭藉文献资料和实地考察两个途径,旨在解决武关位址及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东汉中期至宋初新旧玉门关并用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丝绸之路上的名关隘玉门关,伴随着中西交通的发展及其路线的变化,关址有过几次改徙。征引敦煌遗书及有关史料,结合实地考察,发现自东汉明帝永平十七年(74年)玉门关从敦煌西北故址东迁后,直到五代宋初。在新关址设立使用的同时,敦煌西北的故址并未废弃,仍在中西交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旧关址并用不替。  相似文献   
19.
价值丰厚的古关隘大都形成于冷兵器时期,是时代的产物,是战争的产物,还是自然的产物。雄关精神就是御敌精神,雄关精神就是敢于"亮剑"的精神,雄关精神还是压倒一切敌人的突围精神。关隘保护,要提升"软实力",让这些文化"遗珠"在新的历史时期变成经济活水。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influence of e‐tuition using an asynchronous written conferencing package, FirstClass, upon retention and success rates for Masters‐level courses in a distance learning programme as compared with similar courses that were supported in a traditional manner using face‐to‐face tuition. The paper investigates the common assumption that the use of e‐tuition might negatively influence both retention and success rates by studying data gathered on UK Open University Masters courses in education. These data have allowed direct comparisons between e‐tutored and face‐to‐face tutored courses to be made. The effect of linking assessment to participation in activities using FirstClass is also considered in this study. This research has revealed that e‐tutoring using FirstClass appears to have no significant positive or negative influence on either retention or success on such cour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