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63篇
教育   877篇
科学研究   262篇
各国文化   19篇
体育   128篇
综合类   75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159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96篇
  2013年   330篇
  2012年   309篇
  2011年   330篇
  2010年   185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195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公共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服务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论文通过对我国公共图书馆的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现状的分析研究,揭示了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并且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52.
论文结合仪征图书馆新馆建设的实践,论述了县(市)图书馆在新馆建设中应该严把选址关,注重建筑特色与建筑风格,强调开放性和多功能性。  相似文献   
53.
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文从文化产业的界定入手,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并结合公共图书馆的实际,指出公共图书馆不能市场化,但它将为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54.
权利与道德--关于公共图书馆精神的阐释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5  
文章通过对公共图书馆发展历史的剖析,概括了公共图书馆的历史精神——公共、公开、公享;通过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的分析,认为应该从4个方面去理解民众的图书馆权利,即: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公共图书馆的基本社会价值、人人享有平等利用图书馆的权利、人人享有自由利用图书馆的权利;并总结了图书馆员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观念。  相似文献   
55.
科技信息的开放获取已成为影响学术信息交流与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深刻地影响到科技政策、科技支撑环境发展战略和科技信息服务模式。一大批科学家、科研机构和许多国家的科学管理与科研资助机构,都积极地推动科技信息的开放获取。他们或者制定开放获取政策、要求或鼓励科研人员提供科研成果的开放获取,或者支持开放出版期刊,或者建立机构开放存储库、支持本机构科研成果开放获取。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科学界希望能够促进科研成果不受限制地广泛传播和自由获取、以及促进科研成果通过公共机制长期可靠保存和利用,以保障科技知识资产的国家保护和科研机构的知识资产管理。  相似文献   
56.
ABSTRACT

The Harwood Institute arrived in Youngstown, Ohio, in 1999; and today, over 18 years later, its teachings have made a profound effect upon the city. The Youngstown Public Library, through the leadership of Carlton Sears and Heidi Daniel, has wholeheartedly embraced the methods and ideology of the Harwood Institute, helping to reinvigorate and power a city working its way back to prosperity.  相似文献   
57.
58.
随着信息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智媒时代"正在加速来临,智能化、场景化、共享化成为内容传播的三大趋势,图书馆与用户、内容的关系也将重新连接、深度交互。作为推广"全民阅读"重要阵地的公共图书馆,已经迎来了发展和变革的重要时间节点,以人、馆和资源之间的智能互联为特征,公共图书馆的运营模式、服务转型和空间生态都在发生深刻变化,一切职能转型和服务创新都必须围绕用户的需求和体验进行,进而成为提供智能化、泛在化、人性化服务的——"智慧型"第三文化空间,实现从"书的图书馆"到"人的图书馆"的终极跨越。  相似文献   
59.
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引领的深度信息化阶段已经开启,这不仅让人工智能技术再次兴起,正在创造一个智慧时代,也正在深刻改变甚至颠覆人类的阅读行为,一个大阅读时代正在到来。在这样的大阅读时代,面临着创新转型发展的重大机遇与挑战,公共图书馆可以用设计思维进行建设,从硬件到软件都可以用以人为本的设计思维来建设;公共图书馆还可以用连接战略不断发展,把人与人、人与知识、人-空间-知识以及图书馆的实体空间与网络空间连接起来,公共图书馆可以实施阅读+和图书馆+战略的本质原因是阅读具有无所不在性。  相似文献   
60.
美国主日学校图书馆是十九世纪基督教传教活动的一种辅助设施,以向儿童进行宗教和伦理教化为主要目的。作为公共图书馆兴起以前重要的图书馆形态,其定位、功能与作用值得系统深入的研究。主日学校图书馆的创设始于19世纪初期,1850年左右成为美国提供宗教文献和儿童读物的主要渠道,其广泛建立和发展一直持续到1880年,之后日渐式微。主日学校图书馆藏书重点由宗教文献向通俗童书过渡;分类编目处于草创阶段,较为粗略;读者服务规章严格,以闭架借阅为主;率先向儿童免费开放,是儿童图书馆事业的基石;培养儿童阅读习惯,促进了美国基础教育的发展;突破阶级、种族和性别壁垒,促进了公共图书馆民主、平等与包容等服务理念的形成;遍布美国各地,奠定了农村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础。表1。参考文献3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