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7篇
教育   542篇
科学研究   57篇
体育   28篇
综合类   3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关系问题是一个重要的但又一直没有解决好的问题。以实事求是的思想为指导,对当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现实、关系及其历史定位进行理性思考,有利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102.
从内生动力角度分析"双高计划"的价值引领及职业院校的价值追求,分析"双高计划"背景下职业院校的共同价值追求--实现大发展、做出大贡献、打造大品牌。以天津职业大学"双高计划"建设为例,探索实现价值追求的路径:制定长远发展目标,打造人才培养高地,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创建学校特色品牌;培养技能人才服务区域发展,加强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做好社会培训服务学习型社会,开展对口帮扶支持国家战略;坚定文化自信打造学校品牌,依托优势专业建设专业品牌,建设双师队伍树立教师品牌,制定卓越人才计划培养学生品牌。  相似文献   
103.
江盈科"小说"在思想内容上主要表现为政治批判与民生关怀具有特定的人格追求、性情和处世价值,反映了命运无常、畏祸全身、安命与报应等心态和价值认识,以及他作为公安文人特有的"自适"、"真我"等精神追求和人格意识;在艺术上,其"小说"以反讽、虚拟为主要表现手法,融合事、理,追求独立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谐谑、幽默、俚俗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04.
德育工作是新时期教育的核心,是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的重要基础。德育目标的设置是德育实施过程中最首要的一环,它既要符合社会需要,又要符合教育本身的价值追求。目前高校德育目标设置仍存有内涵狭窄、与实际脱节、考核功利化等不足和缺陷,借鉴中国传统德育思想来对当代德育目标进行重建具有可行性。当代中国高校德育目标的设置应回归到以主体性教育、"善"的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轨道上来,并通过健全机制、优化德育课程体系、建立新的德育评价机制等措施来进行重建。  相似文献   
105.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突破了民事赔偿制度的传统理论,首次确定民事惩罚性赔偿制度。该制度针对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进行倾斜性保护,解决了源自市场本身的"信息偏在"问题而导致的利益冲突,从法理的角度而言,第49条体现了经济法的实质公平和正义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06.
童静 《鸡西大学学报》2012,12(7):118-119
自从张承志以知识青年的身份登上文坛以来,一直在精神追求的层面上探寻。试图通过对其作品的研读,探索张承志寻找生命之根,守护精神家园的灵魂之旅及其对物欲时代人们的警醒与警示。  相似文献   
107.
公众舆论对于政党及政府获取政治权威及执政合法性地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政府进行政治治理及政策调整的重要依据。本文指出,公众舆论影响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与化解,网络群体性事件中公众舆论主体呈现群体极化倾向和从众化特征,舆论客体呈现相对集中化特征。理性公众舆论具有信号灯预警功能和监督机制功能,有助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防范与化解。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理性公众舆论的建构可以通过三个方面的措施实现:健全网络管理制度,净化网络环境,提升公众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建构文化精英舆论引导,社会公众话语主导模式;加强舆论监督,建立政府、媒介与理性公众舆论三者健全的结合机制与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08.
普及化: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远景目标与理想追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等教育普及化是一种国家前途和命运的警示。中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远景目标建立在四个理由之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知识经济发展的内在呼唤和全体国民应尽的教育义务。而学龄人口的递减、市场经济的牵引、教育利益的驱动和国家政策的支撑是实现中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目标的基本条件。另外,建立高等教育普及化的预警机制,机构调整是先导,增加投入是关键,扩大开放是保障,提高质量是核心。  相似文献   
109.
在当代诗坛中,骆一禾是"被遗忘"的重要诗人,无论从诗歌史还是从诗歌价值的角度,骆一禾以及他的诗都应该受到更加重视和应有的认识。骆一禾的诗歌创作开创了一种诗歌写作的可能,他的诗学追求同样可以给当下的诗坛带来巨大的启示作用。论文从品格魅力、诗歌创作、诗学追求三个方面浅略的论述了骆一禾其人其诗以及诗学主张,借此来重新认识诗人骆一禾。  相似文献   
110.
面对激烈的教育市场竞争,区域职业教育需要引入市场营销的理念,用科学的竞争理论分析区域职业教育面临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本文依据钻石竞争理论,分析了区域职业教育的生产要素、区域职业教育的市场需求、区域职业教育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以及区域职业教育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状况等,希望对于区域职业教育机构的管理有所借鉴,以便其进一步准确把握其办学定位,提升其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