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教育   2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5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杨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的运动生物力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先进的测试仪器和运动解析系统,以运动生物力学和相关运动生理学指标测试的方法,获取整体套路动作的时间、位移、速率、肌电、心率及能耗等指标,以此初步探析优秀太极拳选手演练杨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的运动生物力学特征和生理学特征,结果认为:练习杨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时身体总重心在x轴方向上的移动距离要明显大于在Y轴方向的移动距离,在Z轴方向上保持了良好的平稳状态,身体总重心的三维合速率平均值为0.18米/秒,上肢各环节间的角度变化较大,下肢各环节间的角度变化具有反向对称性的特征;左右腿的负荷之比接近4:6;心率变化及能量消耗数据显示练习时能耗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2.
跨栏核心稳定力量训练的动作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实验等方法,采用Qualisys 500运动捕捉系统和Model-C40型表面肌电仪测量栏侧提拉过栏系列动作模式,分析各模式运动效果的差异性.结果显示:与常规栏侧提拉过栏比较,上肢悬吊-栏侧提拉过栏快速组对股四头肌和腰肌的训练效果显著增强,最符合跨栏起跨腿大幅度快速提拉的要求;从动作细节(动作的规范性、运动学和肌电学参数系统、动作速度变化)的角度研究核心稳定力量训练动作模式,是探求核心稳定力量训练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肌电是指骨骼肌在兴奋时通过肌纤维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导而产生的电位变化.表面肌电信号的检测分析对临床诊断及康复医学、运动医学、生物工程和体育等诸多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基础上,对肌电研究的现状、意义进行综述,以期为运动训练和体育科研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最大等长收缩过程中及恢复期表面肌电信号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了解sEMG信号在运动诱发的疲劳恢复期内的规律,本研究以肱二头肌持续最大收缩至肌力下降到初始值的50%以及恢复期120秒内不同时刻获得的sEMG信号为研究对象,采用线性和非线性分析方法(FFT和RQA)计算出AEMG、MF和Determ%这些指标以及肌力(MVC)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在等长收缩过程中,AEMG迅速增加然后呈线性递减,MF从收缩的一开始一直呈现出线性下降的变化模式,而Determ%除了第1个值显著大于第2个外,其余表现出线性递增的变化模式。在恢复期内,AEMG的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性,MF随着和Determ%均表现出良好的恢复趋势。MF和Determ%为半时恢复期为12.9和5.2秒,显著低于MVC的19.2秒。在恢复期内没有出现在等长收缩过程中的第1段信号的Determ%大于第2段信号的情形。研究提示,sEMG信号可能更主要受CNS对肌肉控制策略的影响,Determ%的变化可能揭示包含肌肉功能状态的生物学信息。  相似文献   
15.
要全面准确分析运动技术,了解运动规律,必须实现各种运动生物力学测试手段的同步检测。本文设计和制作的电路,分别同时给予处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SEMG和摄像机以单脉冲信号和光信号,从而实现间接同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