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22篇
体育   469篇
综合类   9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61.
摘 要:对武术散打比赛边裁判员评分情况公开显示的可行性展开研究,有利于散打项目早日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在技术上做好准备。通过对比分析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研究认为:1)散打比赛采用“暗分制”,不符合体育比赛公开、透明的原则,有可能成为其进入奥运会赛场的障碍,应尽早进行改革。2)武术散打比赛实行“暗分制”有其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3)在不影响边裁独立评判的情况下,武术散打比赛采用适当的方式公开显示边裁判员的评分情况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2.
实施新规则对大级别散打运动员组合技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观摩等研究方法,对散打规则修改前后2003年与2004年两次全国锦标赛中大级别运动员的技术过行统计,分析探讨规则修改后对大级别运动员组合技术的影响.结果发现:规则修改有效地增进了大级别散打比赛的激烈程度,提高了观赏的价值;大级别散打运动员2击组合不同类型组击组合的平均每局运用次数,除AB类(拳腿组中,有所下降之外,其它各类组合的运用频率均呈上升趋势;3击组合中,除AA类(学法组合)运用次数有显著上升之外,其它各类变化均不明显,或呈现显著下降趋势;4击及4击以上组合则基本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63.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录像观察统计等研究方法,对2005年中国功夫VS世界极真空手道争霸赛和第四届东亚运动会散打比赛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探寻目前我国武术散打市场营销中的经验和教训,并对我国散打体育产业的发展和市场营销的策略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4.
运用高速摄影对8名优秀散打运动员后鞭腿动作进行解析分析。研究表明:各关节曲线中,髋关节速度较小且变化不大;膝关节、踝关节和脚尖的速度曲线变化明显;膝关节较早达到速度峰值,然后减速,接着在踢中目标瞬间踝和脚尖几乎同时达到速度最大值。  相似文献   
65.
中国武术散打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结构及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建立武术散打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9因子模型。据此编制武术散打运动员非智力因素评价量表。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结构效度。初步整理出优秀和非优秀散打运动员非智力因素常模。  相似文献   
66.
对散打假动作的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文献法、访谈法、实地观察法、录像研究法,对散打假动作相关问题做了初步的研究,并得出结论:假动作的分类包括手脚、步法、身体姿势、眼睛等几个方面;假动作的要点包括真假结合、灵活多变、可预见性、逼真性等,假动作的运用要根据不同的对手、不同的情况做相应的动作;假动作的作用包括试探对手、强占距离、制造空当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7.
普通高校散打选项班大学生人格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心理测量的方法研究了在普通高校散打选项班大学生的人格特征 ,发现喜欢散打项目的学生具有与其他学生不同的人格特征 ,他们的心理素质较差 ;通过对人格特征与体育成绩和体育兴趣的相关分析 ,分析了人格特征与散打技术的学习和运用的内在关系 ;并指出学生人格特征与体育项目特征的冲突是学生体育兴趣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8.
规则修改对中级别散打运动员进攻组合技术运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观摩等研究方法,对分别在散打规则修改前后进行的2003年与2004年两次全国锦标赛中中级别运动员运用的组合技术进行了统计,分析探讨规则修改后对中级别运动员组合技术运用的影响。结果发现:从总体来看,规则修改有效地增进了中级别散打比赛的激烈程度,提高了观赏的价值,基本达到了修改规则的目的;规则修改后,中级别散打运动员运用2击组合技术中,平均每局运用次数除BB类和AB类有所下降之外,其他各类组合的运用频率均呈上升趋势;3击组合中,除BC类运用次数有显著性上升之外,其他各类变化均不明显;4击及4击以上组合则基本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69.
优秀武术散打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的水平与特征。方法:以我国35名优秀散打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递增负荷运动过程中各时段气体代谢指标、生理、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运动员水平越高,VO2max越大,散打运动项目要求运动员具备较强的有氧代谢能力。有目的通过身体训练提高有氧代谢能力促进运动员整体供能水平的提高;通过递增负荷运动中RQ、HR、O2-pluse和BLa的动态变化规律,显示优秀组运动员有氧、无氧代谢能力、心肺功能和耐受乳酸能力均优于一般组运动员,揭示散打运动水平与运动员有氧和糖酵解供能能力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0.
通过对武术散手运动员身体形态及机能指标的测试,分析、探讨了不同级别、不同运动水平散手运动的身体形态、机能特点及与运动成绩的关系。为武术散手运动员的选材和训练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