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50篇
科学研究   14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8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通过对《田径全能运动评分表》的解析研究,探索并评价其内涵的各种元素.针对其存在问题,提出并论证《田径全能比赛千分等差制公式评分法》.  相似文献   
82.
特征因子与论文影响力指标初探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针对汤森路透近日推出的量化学术评价方法——特征因子计量方法及其指标特征因子值和论文影响值的原理、优势、不足,进行理论和量化分析,指出特征因子计量方法的潜力和利用时所需注意的问题,以期为特征因子计量方法的研究和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83.
司瑞石  陆迁  张强强  梁虎 《资源科学》2018,40(9):1762-1772
土地流转背景下提高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供给效率,满足农户生产社会化服务需求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陕甘宁黄土高原区973户农户数据,从基础设施服务、农资供应服务、技术管理服务、加工销售服务、金融保险服务5个方面刻画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并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探讨了土地流转对农户生产社会化服务需求的影响。研究发现:① 土地流转使得农户生产社会化服务需求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这种总体效应主要由土地转入带来的规模效应贡献;② 土地流转对基础设施服务、技术管理服务、加工销售服务、金融保险服务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农户需求强度分别提高0.215、0.070、0.094和0.162;土地流转对农资供应服务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强度为0.306;③ 土地转入对农户生产社会化服务需求的影响方向与土地流转影响的总体方向一致,且影响强度大于总体强度;但土地转出与土地流转影响的总体方向差异较大,且影响强度小于总体强度。提出减少政府供给农资供应服务、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力量、拓充社会化服务内容等政策建议,以此提高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供给水平,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序衔接。  相似文献   
84.
生物医学领域文献指数级增长亟需快速识别出领域内核心且关键的语义关系,开展领域知识发现研究。本文借鉴DisGeNET基于规则的关系得分方法设计思想,在专家咨询基础上,提出生物医学领域语义关系具有可靠性、重要性和新颖性3种属性,设定每种属性对应的指标及定量计算方法。通过分析结直肠癌领域关系计算结果,验证本文所提关系得分方法在关系重要性排序方面的有效性。该方法考虑维度更加全面,为生物医学领域知识图谱构建、知识发现等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5.
在深入研究数据挖掘聚类分析算法的基础上,针对传统算法的优缺点,提出一种改进的聚类分析算法——GBKM算法,通过理论分析以及实验证明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先进性,并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使用该算法对国家计算机二级模拟考试成绩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获得学员个性特征,为学员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在教学实践中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6.
《申论》考试中存在着潜在的分值,考生在备考中如能从政治鉴别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公共服务能力,调研能力。沟通、协调、组织能力加强训练,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哲学知识、法学知识、经济知识、史学知识和见识、胆识等方面加强学习积曩,在伦理道德上加强修养,必将有助于挖掘潜在分值,在考试中赢得高分。  相似文献   
87.
规则空间模型是一种基于统计模式识别和分类的认知诊断理论,能够提供关于考生作答模式与属性掌握情况的详细信息。本研究运用该模型,在详细考察口腔内科学知识属性的基础上,对参加2006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的454名考生进行诊断,最后得到八种典型反应模式,并将454名考生的实际作答模式判归为这八种典型反应模式,从而实现对考生口腔内科学知识属性掌握的识别及其分类,针对我国执业医师考试分数报告的形式和内容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8.
分数与素质之争是我国素质教育发展延伸的一条内线。生活直观和大众教育哲学告诉我们:分数就是素质,分数具有素质显示功能,素质需要分数的标尺。分数的诞生引起了素质观的变迁,深化了人们对素质的认识。当代素质观应建基于“新三论”——素质一环境协同论、素质自生论、素质单维测评论,它们为沟通分数与素质提供了一条通道。分数所代表的学习素质,“追分行动”对人的素质的诱发和滋养都说明了一点:分数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它承载着丰富的意义和内涵。  相似文献   
89.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quality assurance issues of a national English writing assessment in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Specifically, using generalizability theory and rater interviews, this study examined how the current scoring policy of the TEM-4 (Test for English Majors – Band 4, a high-stakes national standardized EFL assessment in China) writing could impact its score variability and reliability. Eighteen argumentative essays written by nine English maj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were selected as the writing samples. Ten TEM-4 raters were first invited to use the authentic TEM-4 writing scoring rubric to score these essays holistically and analytically (with time intervals in between). They were then interviewed for their views on how the current scoring policy of the TEM-4 writing assessment could affect its overall quality. The quantitative generalizability theory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ggested that the current scoring policy would not yield acceptable reliability coefficients. The qualitative results supported the generalizability theory findings.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quality improvement of the TEM-4 writing assessment in China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0.
在知识生产新模式下,基于协同作战的团队科研模式正在成为主流。高校科研团队作为重要的协同创新主体,面临破除“四唯”评价导向后如何立新标的问题。已有研究在多维度、多元化的分类评价体系构建方面存在不足,也存在评价体系各维度之间因果逻辑关系不清晰的问题。本研究以涉农高校为例,基于问卷调研和深度访谈,借助扎根理论范式,凝练了高校高水平科研团队的共性特质,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平衡计分卡理论,构建了高校科研团队评价的战略目标、创新能力和水平、管理机制、可持续发展能力四个维度,各维度之间存在层层递进、相互促进的因果逻辑关系。构建基于平衡计分卡-PDCA循环的高校科研团队评价模型,提出高校科研团队评价体系的改革路向、关键步骤和重点举措,以期为建立导向正确、分类科学、多维度与多元化的科研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