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7篇
教育   104篇
科学研究   47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11篇
信息传播   5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通过对深圳市二线关梅林和布吉段的车辆交通量方向分布系数、通行能力等实际情况的分析,同时根据设置潮汐车道的相关要求,论证了深圳在梅林和布吉关口路段设置潮汐车道以改善交通拥堵的可行性,并提出了相关设置预案.  相似文献   
82.
深圳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提出打造"深圳学派"的学术理想和学术追求,形成具有全球视野、中国气派、时代精神、深圳特色的研究群体。本文以就深圳学派概念的发端、发凡、发展的历史轨迹做了梳理,对构建深圳学派的发抒:可能性,也有设想。  相似文献   
83.
通过介绍深圳南山图书馆加入深圳市"图书馆之城"统一平台的实施实例,分析统一技术平台的基本特点,以及在深圳公共图书馆的应用中所带来的效益与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4.
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2007年间刊载的论文及其作者、引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6年间共出版23期475篇论文,期均载文量20.65篇,篇均页码4.60页;平均资助项目论文比21%;论文合著率33.26%,合作度1.58;第一作者中具有高级职称者占43.37%,博士、硕士研究生者占61.26%,年龄31—40岁者占48.83%;篇均引文数6.47条,中文引文约占77.73%,期刊类引文占42.89%平均普赖斯指数43.18%;平均出版时滞138.47d。《学报》定位准确,栏目设置合理,稿源丰富,运作良好。  相似文献   
85.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颁发后,正好遇上我国为拉动消费进行大规模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珠三角新一轮大投资由此拉开序幕。新一轮投资之后,珠三角的产业将发生比较大的变化,如汽车、造船等将成为广州的支柱产业,石油化工将成为惠州、珠海的支柱产业。面对珠三角的兴起,深圳在城市定位方面仍要坚持“国际化城市”,以保持建立特区以来的连续性。在产业方面,要巩固和强化电子信息产业的地位。深圳虽然有四大支柱产业,但电子信息产业属于“一业独大”。在珠三角各城市都将电子信息产业作为第一大产业时,深圳仍选择这一产业,主要有两个依据:一是虽然其他城市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大,但深圳更大;二是虽然其他城市电子信息产业层次较高,但深圳更高。  相似文献   
86.
耕地流转的人文驱动力研究是近年来国内耕地变化研究领域的热点。在以往研究所采用的数学模型中,耕地变化阈值和政策因子的量化是一直未能有效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城市化条件下的耕地变化特征入手,借鉴logistic曲线构建快速城市化地区耕地数量变化的人文驱动力模型,并以深圳市为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与分析。研究表明:耕地数量与驱动因子之间存在高度相关的指数函数关系,而“耕地转用饱和度”与驱动因子之间表现出非常显著的logistic曲线关系;人文驱动因子包括社会经济类因子和政策类因子,对于快速城市化条件下的耕地数量变化,后者的影响和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87.
成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本质的内在联系。深圳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成人高等教育的规模、质量、专业与课程建设、人才培养层次与结构均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人高等教育也反过来推动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深圳成人高等教育应加强专业与课程改革、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教学改革,创新校企合作模式,以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8.
首先通过对上海和深圳科技创新活动基础、创新投入以及创新产出的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上海和深圳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存在显著差异。上海科技创新基础条件整体优于深圳,且上海创新投入也大于深圳,但深圳科技创新产出的一些重要指标明显高于上海。其次根据上述结论,分别从创新主体、市场化水平、文化环境、企业性质等几个层面剖析产生这种差异的根源,研究结果表明:较上海而言,以民营企业为创新主体、较高的市场化水平、良好的文化环境是深圳产生更多科技创新成果的关键因素。最后分别归纳总结出政府推动型的上海创新模式和市场驱动型的深圳创新模式,通过二者的对比分析,可为其它区域或城市创新发展提供相关借鉴与有益启示与相关借鉴。  相似文献   
89.
从深圳产业创新及其结构调整入手,分析了知识产权发展与区域产业创新的互动关系,以及促进区域产业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制度建构策略.研究表明,产业创新及其结构升级能够促进区域知识产权发展,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进一步激励和保障区域产业可持续创新.为了促进区域产业自主创新,需要从知识产权创造环境、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和知识产权服务环境等方面有重点地完善知识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90.
深圳市土地利用效益变化及其区域分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高度城市化地区开展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研究有助于衡量城市土地利用水平,实现城市土地高效协调利用。本文在明晰土地利用效益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深圳区域土地利用特征,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四方面。构建深圳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深圳市土地利用效益及其时间动态与空间分异,并通过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的协调度模型,评价土地利用各类效益的协调程度。研究表明,深圳市总体土地利用效益处于中等状态,社会、经济、生态和环境4个子系统基本协调。全市各区土地利用效益均处于持续增长状态,并体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本文基于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