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343篇
科学研究   22篇
体育   24篇
综合类   144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9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213篇
  2011年   274篇
  2010年   204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185篇
  2007年   225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高僧传是为高僧立传,立传的编撰者对众多僧人进行选择,不可避免地需要一定的选录标准,选录标准的优良与否,关系到僧传的流传与影响。由对"三朝高僧传"①的选录标准分析,我们得出结论:自从释慧皎《梁传》始,确立了以功德为先、德行和学识为次、神异为辅的选录标准,《唐传》《宋传》在继承基础上根据佛教发展状况略有变化。  相似文献   
22.
张浚与洛学     
张浚在南宋高、孝两朝出将入相,对宋代学术起着重要作用。他在南宋初与赵鼎并相,推崇洛学,引擢洛学之士,造就“小元祜”政局,为洛学的复兴吹响了号角;另一方面,他又主张元祜未必全是、熙丰未必全非,倡行孝悌之说,打压洛学,使洛学的发展受到抑制。秦桧专政后,张浚被贬斥,在困顿谪居期间,张浚终信洛学,著书立说,继承弘扬洛学,并引导其子张轼追随洛学。张浚对洛学的推崇使他在孝宗朝再受重用,流誉于后世,甚至掩盖其过失。  相似文献   
23.
《青春之歌》具有两个层面的主题蕴含:一是主人公在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培养下对革命的追求,一是主人公受"五四"新文化的影响对个性的追求。第一层面是作者主观意图的体现,处于作品的表层;第二层面是作者潜在意识的自然流露,处于作品的深层,并具有对第一层面某种程度的解构意味。作品因两个层面之间的张力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24.
高宗建炎四年五月,为抵御金人南侵,南宋在宋金边境设立了众多的藩镇——镇抚司.镇抚司的割据性很强,但镇抚司的设置并未导致南宋最终出现类似唐代藩镇尾大不掉的局面.绍兴五年四月,诸镇抚司尽罢.通过设置镇抚司,南宋王朝最终稳定了统治,其废罢同时,也是绍兴十一年收夺大将兵权前的一次成功预演.  相似文献   
25.
黄丕烈受乾嘉学风影响,藏、校了数十种宋人词籍,其中不仅有像宋刻《详注周美成词片玉集》这样的珍本秘册,还有许多重本与残本,为其校雠、补缺奠定了基础。黄丕烈以丰富的经验和科学的方法对词籍的版本形态、源流情况等作出了精审鉴定和深入研究,并一一记录在题识当中。在校勘上,他以对校为主,不惮复校;若遇歧异,则只列不改,以存真面;他还请顾千里等高手,博采众家之长。黄丕烈对词人生平、词籍名称甚至是抄者史迹多有考订,遇无法解决者,便开列阙疑,以俟来者。黄丕烈的词籍整理活动对宋词在清代的传播以及宋词版本学、校勘学在清末成为词学研究的重要分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6.
北宋前期词在发展中深受地域文化因素的影响,表现出地域性不平衡的特点。北宋前三朝政治环境中对南方士人的歧视排斥,限制了南方词人的成长,词坛一度消沉萎顿。真宗后期和仁宗朝词坛开始勃兴,则与南方士子精英大量进入北宋政权和文坛密切相关。北宋前期,南方、北方词人作品风格总体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分野。随着北宋前期词人仕宦经历的改变,...  相似文献   
27.
在宋词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汴京意象以其独特的魅力为宋词注入新的灵感,宋词亦因此开拓了一个新的表现领域。宋词中的汴京意象并不是千篇一律的,有显、隐之分,且随历史的发展其内涵也不断的演变。北宋初期,词作汴京意象洋溢着热烈的欢乐氛围;北宋中期,汴京意象的疏离造成汴京意象的衰减;北宋后期政治风云突变,故词作没有当初对汴京膜拜式的狂热,理性成为词作的主情调。南宋中晚期,词人笔下的汴京意象已然消磨成一种淡薄的回忆,是埋没在心中的不便提及的一种悲凉。  相似文献   
28.
刘宋、南齐二朝财政收入以农业税收为大宗,田租、户调大体沿袭东晋,唯户调货币征收比重增加;商业税收项目大体沿袭前代。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受政局变动和社会稳定程度影响颇深。由于刘宋、南齐二朝财政状况总体不佳,官员俸禄一般无法正常发放,地方官通过送故钱弥补朝廷俸禄的不足。刘宋、南齐二朝经济状况的走势也反映在货币政策的变化上。  相似文献   
29.
上巳节是我国一个具有浓厚节俗色彩的传统节日,它从产生以来,就孕育了丰富的节俗内涵。入宋以后,上巳节俗不再如前代丰富,并打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感伤色彩。上巳衰微,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宋上巳词的分析研究,仍能探得上巳节在宋代的流变。  相似文献   
30.
两宋时期,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市民阶层规模不断壮大,城市工商业繁荣,出现了大批独立的商业化游艺场所——瓦舍(又称瓦子)。众多说唱艺人汇集于此,互相交流、观摩,极大地推动了说唱音乐的向前发展,使说唱音乐真正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