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412篇
科学研究   15篇
体育   24篇
综合类   50篇
信息传播   3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延安精神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培育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大力弘扬延安精神,把延安精神融入大学生的生活中,可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72.
《茶人三部曲》展示了杭州一个茶叶世家的兴衰沉浮,着重通过忘忧茶庄三代茶人的命运悲欢的展示,对茶的精神、茶人精神的透视,演绎出中华民族所不可或缺的具有永恒价值的中国人精神、民族精神、人类明精神,塑造了中华民族之魂。  相似文献   
73.
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是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局部执政经验的总结,是党探索执政能力建设的源头.在新世纪新阶段,大力弘扬西柏坡精神,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4.
综述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及特点,强调了创新精神在实现新课标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创新精神在体育教学中的表现及对学生的影响,肯定了创新精神是创新教育的基础,是实现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75.
井冈山精神,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江泽民总书记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井冈山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为新时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今天,我们统扬井冈山精神,大力加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结合起来,使井冈山精神在新时期真正得到大力弘扬,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有冒代特征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76.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其本身又蕴涵着深厚的科学精神。诗歌的求善求美求真与科学的精神价值对人的塑造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研究诗歌的题材、内容,分析作者创作态度和诗歌艺术特色,体会诗人理性的怀疑和宽容的激励精神,感悟诗人求真创新的科学品格,对培养和建构学生为真理献身的科学品质,不容或缺。  相似文献   
77.
小说精神是小说之所以为小说的东西。昆德拉认为小说精神是小说的灵魂,与科学哲学、道德和意识形态判断、历史和时尚等方面存在相异与交叉;小说精神是开放的,骑墙的,自由的,创新的,历史的,坚守的。  相似文献   
78.
自卑、焦虑、抑郁、愤怒是在日常心理咨询工作中接触到的具有典型性的、代表性的问题。这些情绪障碍如得不到及时解决,必将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而影响学校的和谐校园建设。文章正是着眼于此,对几种常见情绪障碍进行了分析,并进而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79.
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是人类进步的双翼 ,二者的不平衡将使社会无法平稳行进。科学工作者应警惕对人文文化的霸权主义 ,宽容地理解科学文人对科学负面影响的批评。人文工作者则要警惕对科学文化愚昧无知的妄自尊大 ,去除狭隘的偏执态度。使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在一种宽松的环境中和谐发展 ,走向汇流与整合  相似文献   
80.
伪满洲国反动、愚民的政治宣传教育小册子《建国精神》,是殖民奴化的教材,它极力宣扬“满洲国”是以日本国为中心国家和指导国家的“日满一体化”的国家,号召为全球实现以日本国为中心和指导国家的一个国家即日本的“建国精神”而努力奋斗.这些足见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的狼子野心和颠倒是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