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412篇
科学研究   15篇
体育   24篇
综合类   50篇
信息传播   3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81.
1990年代以降,“中国审美学派”抓住有重大意义的时代问题,提出了新理性精神文论、文化诗学和审美超越论,弘扬了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与现代美学传统,有着鲜明的实践品格;在指导当今文学创作和批评实践、提升民族人格修养与道德境界、有效参与中国现代文化建设等方面,“中国审美学派”及其理论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2.
当前教育信息化正面临严峻的挑战,文章分析了产生这场严峻挑战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作者希望广大从事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研究的专业人员能以创新精神来迎接这场挑战,为此要敢于创新和善于创新——要做到敢于创新需要端正两种态度,要做到善于创新需要提高四个方面的认识;作者对于哪两种态度和哪四方面的认识以及如何端正两种态度、如何提高四个方面的认识都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83.
清末民初,出生于福建仙游的人物画家李霞,志存高远,毕生勤学修炼,取法乎上,广博纳取,最终成就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对传统人物画的延续和发展贡献不凡,被誉为人物第一家。李霞于日据中期(1928年)东渡台湾,广交墨缘,传艺授道,积极传播传统绘画艺术,深受台湾社会的关注与珍爱,为日据时期台湾传统绘画传承作出了贡献。李霞的艺术以其具有传统儒学精神,蕴含闽台共有的民间信仰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较大程度上满足了台湾社会对传统绘画精粹的审美愿望和需求,使身处异族统治下的台湾民众在特殊的历史时期,找到了归宗的认同感,并激发内心情愫,重拾和坚定传承中国传统绘画精神的自我信心与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84.
蒲松龄与酒     
酒在蒲松龄的生活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也对《聊斋志异》的创作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蒲松龄与酒的研究,有利于丰富蒲松龄行迹研究和蒲松龄精神世界研究,同时,也对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聊斋志异》大有裨益。本文拟从蒲松龄的生活与酒、蒲松龄对饮酒的态度、酒对《聊斋志异》创作的影响这三个方面对此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8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要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同时,又指出在当代更要重视"传承红色基因"。红船精神是我们党成立近百年来最具有代表性的红色精神之一,被称为中国革命之源。中华体育精神是对当代中国体育价值观的高度凝练和概括。为了探寻红船精神与中华体育精神相互融合的意蕴,对红船精神、中华体育精神的内涵及二者相互融合对我们的启示进行了分析,认为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前提,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怀是核心,高度的文化自信是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目标。在中华体育精神中继承和发扬红船精神,对进一步加深我们对体育工作的认识和了解,提高我国体育文化软实力,增强体育文化自信,实现体育强国梦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86.
雁阵精神对中小企业团队管理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雁阵飞行,目标一致,分工协作,效率极高。虽然它们有时要为群体的目标而牺牲个体,但最终能靠团体的力量克服各种困难。雁阵精神对于小企业管理,特别是打造员工的团队协作精神具有重要的启示,如发挥“领头雁”的模范作用,调动“群雁”的积极性,提升单只“大雁”在雁群中的归属感和使命感,等。  相似文献   
87.
李晖 《池州学院学报》2013,(1):50-52,83
《送童子下山》,是唐代释地藏于九华山所作的一首名诗,《全唐诗》、《九华山志》、《中国历代名僧诗选》等典籍,均有收录。文章对释地藏卓锡九华的年份和此诗所作的时间,力所能及地予以详细钩沉与确定;对《送童子下山》具体的诗由、浓馥的诗情、绵绵的诗意一一予以赏析;对地藏"普渡众生"中所表现出的高尚情操,给予阐发与褒扬;对诗中充溢着的博爱情愫和关爱下一代的伦理道德,予以充分揭示。概括出《送童子下山》诗,给今天的文明社会和人,激发出精神上的深沉反思,在人格、伦理、道德上带来了美的启迪。  相似文献   
88.
新旧动能转换是新时代背景下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协同融合发展的重大举措,红色文化资源作为重要生产要素,需通过“新科技”“新模式”“新资源”“新服务”等新动能的转换,实现自身政治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更大更广范围的开发利用。“沂蒙精神”文化资源是红色文化资源的典型代表,该资源的开发,需结合其资源禀赋,包括自身特点、价值、类型等,通过加快数字转型、变革思维模式、完善人才战略、重构服务体系等路径,实现新旧动能的转换,完成开发利用的升级。  相似文献   
89.
歌德及浮士德精神影响了宗白华一生的人生道路,“拿歌德的态度做人”是他青年时期的口号。宗白华通过对歌德的人生启示的探讨以及对浮士德难题的当代解决,试图在艺术和审美中找到生命的意义和解决现代人的心灵归宿问题。艺术和审美作为个体完满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的中介,成为近代人心灵生活的归宿和内在问题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90.
为了解政道与治道视域下工匠精神融入高校党建工作的有效性及其相关的作用机制,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江西省4所高职院校不同年级的135名学生及毕业生进行了调查。分学生、学校和社会三个层次进行问卷,问卷结果表明:100%的调查都是通过手机智能终端操作,这对于研究掌心党建起到重要启示作用,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普遍对工匠精神、国家职业教育政策了解,学校开展职业教育和大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显著关系,社会对学校的培育和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存在显著关系。政道方面表现为国家对高职院校投入呈现上升趋势,治道方面表现为,抓党建工作推进工匠精神,以工匠精神推动党建工作,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