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178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210篇
综合类   68篇
信息传播   3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以《道德经》论述了太极拳训练的指导思想和方式方法,提出坚持无为、松柔而达到无不为的训练目的。这是步入太极殿党的正途。  相似文献   
152.
太极拳产业化发展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中国武术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亮丽瑰宝,它以独特的方式和魅力,倾倒了世界上众多的人们.以太极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武术正朝着多元化、世界化的方向前进,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对太极拳传播推广和太极拳产业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借鉴其它体育项目的发展经验,并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太极文化推广与产业进程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3.
太极拳运动呼吸方法对呼吸系统慢性疾病的康复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实践证明太极拳运动对此类疾病的康复有着独到的功效。结合文献综述,探讨分析了太极拳运动特殊的呼吸方法对呼吸功能的改善作用,认为太极拳运动呼吸方法有利于改善肺通气及肺换气状况,降低肺动脉高压状态,此为太极拳运动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保健康复作用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4.
太极拳对平衡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将70名健康老年妇女分为3组,采用英国SMSHealthcare生产的平衡测试仪分别检测3组对象在睁眼或闭眼时的平衡功能,同时评定3组对象的Romberg s征、强化Romberg s征和站起—走计时测试,用多元方差分析比较3组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太极拳锻炼和普通锻炼均可以提高健康老年妇女的身体平衡控制能力以及行走能力,但太极拳锻炼的作用明显优于普通锻炼组。  相似文献   
155.
以哲学的矛盾、统一、对立、平衡和中医学“阴阳”理论为指导,论述太极拳运动的科学机理,全面揭示了进行太极拳运动的功效。  相似文献   
156.
以研究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尽快学会陈式三十八式太极拳为目的,进行问卷调查与对比实验,把传统“分段式”教学方法改为“四节通”的教学方法,即培养兴趣,抓基础训练,抓套路教学,培养攻防意识,结果表明:“四节通”教学方法比传统“分段式’’教学方法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7.
根据高校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培养目标,对体育教学计划中24式太极拳的评价标准进行标准化制定,确定了2项一级指标、10项二级指标、24项三级指标及各指标等级与权重系数,使其评价标准更具科学性、规范性、先进性与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8.
楼锷,南宋知名士大夫文人,而《宋史》无传,清陆心源《宋史翼》亦未之补。《全宋词》楼锷小传因属草创,故较简略,且有讹误,兹予补正。要点如下:楼锷初为太学生;孝宗乾道元年,已任太学录;六年,已任婺州州学教授;六、七年间,曾任宗正寺主簿,玉牒所检讨官;七年,已任枢密院编修官,非"淳熙元年"始任;淳熙七至九年,朝奉郎、知江阴军,非"淳熙元年";九至十一年,知江州;十一年,移知鄂州,非"知武昌府";以疾奉祠,卒;有《求定斋诗馀》。  相似文献   
159.
“Quan Fang Bei Zu” is a compiled work mainly for folklores, poems and other literary works concerning some common plants with some botanical information in it.  It is certainly not a pure botanical work, covering no more than 240 species of plants, and thus has little use as a reference book in indexing names even in a primitive sense.  Therefore “Quan Fang Bei Zu” c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a botanical dictionary.  Xu Wen-xuan and his co-workers’ argument that “Quan Fang Bei Zu” was the most perfect ancient botanical codes and records till then is not convincing.  Actually “Tu Jing Ben Cao” is of higher value than the book under discussion from botanical point of view.  相似文献   
160.
从科学理解角度揭示了在无生、无极、太极、皇极层面,人天关系有不同内涵,人可认识天地万物不同层面的本质、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