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178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210篇
综合类   68篇
信息传播   3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51.
太极文化作为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复兴的典范,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广泛的传播。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和理论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文化自觉"的概念为研究的起点,以国民的文化不自觉行为在历史上对太极文化传播行为的影响为研究脉络,探讨文化中心主义和文化自卑主义对于太极文化顺利传播产生阻碍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根源,提出太极文化的健康发展必须要遵循紧密依托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积极主动地走向世界,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并要紧密结合时代的发展,对自身的文化进行必要的修正与完善等观点。认为在文化体系多元化的今天,妥善处理好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等文化冲突与文化整合之间的关系,合理解决好太极文化自身的继承和创新问题,是太极文化当前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52.
通过对荆州市太极拳中老年练习组,与相应的对照组健康体适能与技能体适能相应项目的相关指标综合测试,结果表明,太极拳运动在体重控制等方面,对中老年人体适能存在显著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53.
竞技推手的发放技术是一种极具技巧性的用力技术。对推手发放技术的结构进行了全面分析,并结合比赛实例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454.
本文以太极拳演练实验验证了交叉迁移的发生及其速度与肢体的优势例或非优势侧有关,与技术的熟练程度有关,与动作的复杂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455.
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太极文化,是中国武术文化的重要部分,是人类社会的重要财富,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吸取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人类的智慧、文化传统。对太极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研究对提高国人的传统文化意识、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意识、促进民族团结和增进国际间友谊、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文献法,叙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太极文化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包涵的内容,指出了在当前环境中太极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保护的紧迫性,并对太极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出了具体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456.
采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天山之夏”太极拳国际邀请赛乌鲁木齐现场观众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现场观众女性多于男性,中老年人居多,个人购票非常少,观众现场购买力低。观众观看现场比赛的最主要原因是“喜欢太极运动”。场馆辅助设施、工作人员态度影响了观众观看比赛的兴趣。  相似文献   
457.
双语教学如何运用到体育课堂,采用双语教学对提高体育教学效果有哪些作用,这些都是广大体育工作者应积极探讨的问题。文章针对在高校太极运动教学中开展双语教学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以期能对双语教学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58.
在太极拳的健身功能日渐突出的今天,劲、力仍是太极拳的核心,劲、力的运使和发放是技击中能否制胜的关键。理清“劲”与“力”的异同是合理和熟练运用太极劲力的关键,同时也是太极拳练习者习练水平的标志。文章对太极“劲”与“力”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太极“劲”与“力”的区别和联系,并进一步总结了“劲”的特征,希望能为太极拳练习者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59.
武当武术与道家的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发现,武当武术具有地方宗教与地方武术结合的特点;具有文武兼备的文化特点;具有武道并举、以武弘法的双重目标。研究中突出体现了5个新观点:①禹伐三苗之战所使用的"干戚舞"对武当武术起源起到了关键性作用;②玄武崇拜寓意着"摄龟"夹蛇除恶的勇敢之意;③较清晰地证实了张三丰南传内家拳、北传太极拳的两条传承路线;④武当尚剑体现了道剑结合的鲜明特点,具有降妖除魔的功效;⑤武当武术的清规戒律深受道教哲学、儒学的"仁学"和佛教的"禅学"的多重影响。  相似文献   
46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考察法对我国普通高校内太极拳运动以及太极文化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对于我国高校太极拳运动和太极文化的发展提出自己的思路和见解,使太极拳这种极具民族文化特征的体育运动在普通高校得到弘扬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