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2篇
教育   163篇
科学研究   73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18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71.
新课程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是新课程的直接实施者.在少数民族地区从事新课程改革的是第一线教师,因此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入学习新课标,提高和改善教学质量,让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方法在课堂教育教学中得以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72.
发展是解决西藏问题的关键,发展西藏始终是中央治藏方略的核心内容和价值追求。在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央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和西藏地方的客观实际,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发展西藏的指导思想。这些指导思想在实践中不断得以丰富和完善,但始终以推进西藏现代化发展为目标,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73.
西藏教育应该在西藏开发中占有一席之地并大有作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藏开发首要从解决教育入手。发展教育,解决人才严重匮乏是当务之急。西藏要把教育放在重点之重的地位,要吸收各种国际组织和团体对西藏教育的合法援助,允许内地各种社会力量到西藏办各级各类学校,加大加快教育改革;创造良好环境,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区外人才,从而实行跨越式发展,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4.
西藏汉语教学经历了开端、发展、调整、完善四个历史阶段,目前已具有良好的社会基础、稳定的教育投入,并已逐步形成完善的教学体制,但在教材使用、教学方法、评价机制等方面还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75.
西藏新民歌是特殊历史时代的产物,在新世纪重新审视西藏新民歌,它具有诸多鲜明的民族特色,它承继了优秀的传统形式,融入了新的思想内容,这种特殊历史时期的文学产物,虽然带有一定的时代性和政治性,但在历史长河中对文学和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6.
西藏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特殊性与渐进模式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西藏走新型城镇化之路是西藏人民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但西藏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有着与内地截然不同的特殊自然本底、特殊发展性质、特殊发展阶段、特殊发展动力和特殊发展格局五大特殊性。针对这些特殊性,将符合西藏特点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确定为:立足国情,紧扣区情,该快则快,需稳则稳,2020年西藏城镇化水平不超过28%,至2030年不超过40%左右;尊重民意,适度聚散,宜聚则聚,需散则散;牧在乡里,住在镇里,就近落户,就地就业;突出特色,彰显民风,弘扬文化,重接地气。实现新型城镇化的特殊目标是稳妥进入城镇化发展的中期阶段并将长期稳定在中期阶段。西藏新型城镇化的特殊模式建议采取就近就地镇民化的渐进城镇化模式,实现以小城镇为主导的农牧民镇民化,而非市民化;推进以农牧民社区建设为主导的渐进城镇化,以标准化农牧民社区拉动人口集聚;推进渐进城镇化的自主模式,尝试以股份制合作将农牧民变为股民。符合西藏特点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特殊空间格局为形成"一群三轴多节点"的倒"T"型据点式空间布局,即突出建设"一群"(西藏—泽当特色城镇群),重点建好"三轴"(东部的尼洋河中下游城镇发展轴、西部的雅鲁藏布江中上游城镇发展轴和北部的青藏铁路沿线城镇发展轴),牢固培育"多节点"(藏东节点、藏北节点、藏西节点和边境沿线城镇节点)。加快西藏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包括: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积极稳妥地推进西藏新型城镇化健康稳定发展,从"科技兴藏"角度开展西藏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启动编制《全国科技援藏实施规划(2015—2020)》;突出发展产城融合的特色优势产业,为西藏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产业支撑;打通对内对外的互联互通战略通道,为西藏新型城镇化提供交通支撑;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西藏新型城镇化提供能源支撑;制定西藏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特殊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强西藏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口支援和"点对点"结对制度,从固土守边的国家安全战略高度继续推动撤县设区和撤地设市工作。  相似文献   
77.
西藏地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西藏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区域,也是我国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和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是西藏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两方面重大需求,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1)受高原特殊的自然条件限制,西藏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极为有限,其资源与生态环境本底情况有待于进一步调查、评估;(2)以高寒草地为主体的高原生态系统深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屏障功能正面临日益严峻的威胁;(3)以高寒草地为支撑的畜牧业仍沿袭传统模式,农牧民收入现状及趋势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建设西藏生态文明的背景下,应积极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生态产业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在实现农牧民增收的同时,保护和建设国家生态系统安全屏障。主要对策包括:(1)开展西藏地区资源环境容量调查与研究,保障西藏的可持续发展;(2)量化辨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建立科学有效的分类治理与管理模式;(3)实施农牧系统耦合工程,实现高寒草地保护和农牧民增收的双赢;(4)加强西藏高原特色畜产品基地保护与建设,促进农牧民增收。  相似文献   
78.
文章分析了西藏城镇特色产业发展的现状与主要问题,认为延伸产业链、提高科技发展水平是实现西藏城镇特色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当务之急。在此基础上,遴选出净土健康产业、藏医药产业、天然饮用水产业、旅游业、民族手工业、综合新能源产业、文化产业,建议作为西藏城镇地区的特色产业予以重点发展。同时,从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增强西藏城镇特色产业综合竞争力的目标出发,分别提出了各类特色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并从政策完善、人才培养、资金扶持、项目安排与平台建设方面着手,制定了相应的科技支撑与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79.
现代工业竞争力是西藏工业化进程中一个挥之不去的话题。通过识别工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构建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西藏现代工业竞争力的评价模型。实证结果表明,在西藏现代工业竞争力的各构成要素中,权重由大到小依次是工业增长力、市场影响力和资源配置力、工业创新力、结构转换力、生态维续力,竞争力综合评判为良好。这对于提升西藏现代工业的竞争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0.
阐述了西藏地区传统教育制度的特点,重点介绍了西藏传统教育中最重要的宗教教育,并结合当代西藏教育发展的情况,力图使西藏教育制度中的优秀成分在当代能够得到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