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42篇
科学研究   7篇
体育   17篇
综合类   15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画见大象,不为斩刻之形”是郭熙对山水画创作提出的一个美学命题,它要求山水画“体道”,表现自然对象全幅生动的气韵,强调形神兼备,创造意境,技法上要求笔墨浑融,虚实结合,从而表现大自然的生命精神,创造山水画的美。  相似文献   
72.
王阳明"山中观花"说正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著名哲学家王阳明《传习录》中记载了一段有名的“山中观花”的问答,本文从主、客体关系角度重新予以解读,揭示出阳明“山中观花”问答哲学思维之真谛,并抽取后人的典型性误解进行批判性分析,期望对中国传统哲学予以正确解读。  相似文献   
73.
在中国审美文化史上,山水诗的产生标志着自然美从作为社会美、人格美的陪衬地位中解放出来,走向了独立。山水诗产生在东晋时代绝非偶然的文学现象,而是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的。山水诗的产生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4.
先民很早就开始了对山的关注,并在文学作品中予以表现。但是,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于山的审美观照角度亦不相同。《诗经》时期,人们以山的高大为美,对于山的险峻持否定态度;战国、两汉文学普遍关注山的险峻,《楚辞》的态度承袭《诗经》,赋体文学则以之为美。上述文学作品对于山的不同审美取向,各有其深刻的文化发生背景。  相似文献   
75.
本主要从绘画形式的角度,就如何在中国山水画教学中把握其传承特点,更能接近山水画艺术的本质和精髓,提出一些初浅的认识,并结合教学中临摹,写生和创作三个具体环节论及“造化”与“传统”,自然与创作主体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76.
武陵山片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原野调查等方法,对武陵山片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资源现状、传承与发展规划进行系统的梳理,并结合片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优势、劣势,探究片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构想与思路。  相似文献   
77.
山地平原交界带自然灾害与资源环境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钟兆站 《资源科学》1998,20(3):32-39
本文论述了山地平原交界带的概念、分布与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并对其资源环境状况进行评价。分析指出,山地平原交界带不仅是自然资源丰富、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带,而且又是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明显过渡带,具有独特的自然、人文地理景观。研究山地平原交界带自然灾,山地平原交界带、自然灾害、自然资源、环境评价  相似文献   
78.
农业生产水足迹这一视角为研究区域农业空间资源要素匹配提供了新思路.以天山北麓农产品主产区15个县市为例,运用定量分析模型和GIS可视化技术,测算差异指数和不平衡指数,并进行水足迹与农业生产各要素的时空匹配分析.结果 显示:2000-2017年区域内部水足迹指数不平衡且具有波动性,呈现出中部高、东西部偏低的空间格局.区域...  相似文献   
79.
根据野外地质特征,大别山燕子河云斜煌岩脉是与燕山期后造山中酸性岩浆活动有时空联系的。所以,云斜煌岩脉及与其有成因联系的以减压为标志的麻粒岩相变质也发生在燕山期。云斜煌岩在矿物构成、岩石结构、岩石化学(主元素、稀土模式和微量元素蜘蛛图解)的特点都归属钙碱性煌斑岩,但它可能不是金的矿源。其SiO2含量和镁质指数偏低、CaO含量较高、缺乏高压矿物捕虏晶以及黑云母成分富钛指示的低压结晶条件表明它与原生基性岩浆有直接成因联系的可能性不大;相反它可能代表后来中酸性岩的母岩浆。其黑云母成分富钛指示的高氧逸度条件、岩石化学准铝型、稀土模式强烈右倾、耦合的TNT负异常等特征指示成岩中有陆壳物质(泥质或泥灰质)掺入。云斜煌岩浆的形成可能与大别碰撞造山带后造山伸张时减薄地壳在挥发份作用下减压重熔有关。  相似文献   
80.
在研究区运用遥感解译技术,监测土地利用变化状况,分析土地利用类型空间位置转换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和草地为主,土地利用程度总体还比较低;研究时段内,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较缓慢,正处于调整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