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62篇
科学研究   7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8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51.
教学一词本就是一"教"一"学"两种行为的统一,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受教的对象,是"学"的主体。我们的教学行为只有在二者相互配合,良性互动的情况下才能取得良好的预期效果,任何一方教学过程中的脱节都不能是教学活动圆满的完成,传统的教学理论大多强调两者中的一方的重要性而忽略另一方。叶圣陶的"善教说"启示我们不仅要"教",还有"善教",不仅告诉我们教师自身修养的重要性,还指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也理应得到充分的体现和提高,本文旨在探讨这一点对中小学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2.
作为新世纪以来的诸多动物叙事类型的一种,神话型动物叙事正逐渐占据着颇为主要的话语表述空间,这其中,贾平凹和叶广岑的创作无疑是较为典型的代表.但在他们的创作理念之中却暗含着传统情结与现代伦理的矛盾与悖反,二者也作出了各自不同的取舍与选择.对他们的创作理念进行细致的对比研究,除了要探询出该叙事类型其内在发展的可能屏障和有效动因外,更寄希望于更多优秀的作家融入这一叙事类型创作当中,并以一种更为娴熟而完备的艺术样式、思考深度来呈现出神话叙事的特有魅力.  相似文献   
153.
叶燮的“胸襟以为基”与曹丕的“文以气为主”有着精神上的高度一致。曹氏所言之“气”的内涵不可能仅是对作者某几个方面素质的片面强调,而是对其综合心智结构的高度概括。叶燮与曹丕虽有一论纯粹之诗一论广义之文的区别,但在强调作者主观因素这一点上却如出一辙,他所推重的“胸襟”也正是一个兼括了“才、胆、识、力”与道德品性、世界观等因素的综合体。  相似文献   
154.
从百年中国儿童文学史发展的角度考察叶圣陶《稻草人》的经典化历程发现:一方面,《稻草人》以其作品内容以及艺术特色的原创性、文学性及现代性等内在资质决定了其成为“文学史经典”等一系列经典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其经典化地位的确立也得益于语文教育、现代出版业和大学教育等的积极推动。《稻草人》经典化历程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圉文学史以及儿童文学研究的不足,提示我们必须加强儿童文学专业建设和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55.
王世伟 《图书馆论坛》2007,27(6):265-270
论述了张元济对合众图书馆的贡献,包括张元济是合众图书馆的主要创办者、主要管理者和馆藏文献的重要捐献者,并对其教育救国等思想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6.
从19世纪世界童话的始祖安徒生到20世纪中国童话的拓荒者叶圣陶,童话除了被赋予绮丽的幻想、乐观的精神,还体现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这些特点影响着20世纪世界各国的作家,尤其是童话创作者。循着西方世界童话的气息,叶圣陶先生吹响了中国童话的号角。他向往着童话般的生活,怀着天真纯洁的童心,运用儿童想象的方式,通过儿童视角创作了大量童话故事,集中反映了当时的时代脉搏以及少年儿童和作家在那个时代的生活、理想和追求。  相似文献   
157.
"以意为主"说是中国诗文评一个影响大、渊源早的理论,但自宋代以迄于今,人们对它的渊源问题一直存有误会。有人将"以意为主"说归之于曹丕,有人将其归为金代诗论家,也有人将其归为范晔和杜牧。本文联系书画理论,认为杜牧的"以意为主"说祖述卫夫人、王羲之的书论,而范晔的"以意为主"说则上承庄子和王弼等人的哲学理论。书论和哲学理论构成了"以意为主"说的两类渊源。  相似文献   
158.
叶维廉早期诗歌给人的突出印象是措辞暴力与音韵魅力,后者补救了前者的偏差。叶维廉诗中的音乐因素不仅仅是韵脚、节奏等,更不是外在的装饰或点缀,而是一种更加广泛的本质性的存在,具有审美本体论的意义,它不仅能反映"情感形成的状态",而且具有动力学意义上的"驱势",即能驱动意象发生的势能。  相似文献   
159.
范晔《后汉书》及《宋书·范晔传》中收录的《狱中与诸甥侄书》是两部重要的批评文献,其中有范晔对文学鲜明而深刻的见解。范晔首次将有韵、无韵的区别引入了“文”、“笔”的内涵,有从形式上(即有韵和无韵)来区分文笔之意,还有着重“文”轻“笔”的倾向。范晔关于文笔的思想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意义且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60.
具有"沉咽"风格的作品在内容、情感方面,表现的是那些对于人生意义重大的事,抒发的是深沉的情感,而并非"闲事"、"闲情",且以悲哀伤感为主调。在情感表现的强度上不激烈、极端,在表现方式上大多委婉曲折,并非直抒胸臆、一览无余。晁补之的贬谪词在情感内容上多抒发功名幻灭、身世飘零、韶华迟暮之悲;在表现方式上悲语、壮语交错呈现,且喜化诗用典以构筑曲折厚重,正符合"沉咽"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