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62篇
科学研究   7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8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一定句法框中的“也”字,处于一定的语境,可以帮助强调某种不同。这些不同具体指:(1)情况异于常规、异于常情;(2)叙述主体异于叙述客体期待;(3)相类同的两项相异;(4)行为主体异于以前;(5)叙述客体对“异”的探求。  相似文献   
32.
苏叶散的美学特质由三个层面构成:人格美为其“骨”是核心层;情思美为其“气”是中间层;体美为其“态”是外表层。善良高洁的人格;真切柔婉的情思;高贵、纯美、深婉、曲致的情调;典雅、雍容、沉着、漂亮的语言共同构成苏叶散“精美”的美学特质。  相似文献   
33.
<邶风@匏有苦叶>全篇皆写渡水的景象,分析这些意象,可看出其反映了当时人们把渡水看成危险之事以及把渡水与婚恋相比附的意识.这些意识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和一些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34.
<白夜>的民俗性和神秘性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对此要联系作品作整体上的把握,其中浸润着作者的佛性玄思,作者以此实现了对世俗写作和自我创作的超越.  相似文献   
35.
叶圣陶是一位伟大的语言学家,他认为思想全都依傍语言,语言是思想的定型,语言和思想是“二而一”的;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绝对不能视为小节,谁都应该花气力认真学好;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的规范化不仅仅是语言问题,它与每一个人的工作、生活及各行各业乃至整个国家机器的运行都直接相关,必须高度重视,努力实践。叶圣陶对语言的本质、功用和汉语规范化诸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和精辟的见解,为推进我国语言的纯洁、健康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36.
在"文革"极其艰难的日子里,叶剑英想方设法,将"文革"对军队的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加强军队干部的队伍建设,在动乱中保持军队的稳定,保证了国家的安宁。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文革"时期叶剑英的军事干部理论。  相似文献   
37.
本文就《金瓶梅》的作者问题,兼与张远芬、许志强二位先生商榷,认为 贾梦龙擅长词曲,贾三近熟谙官场的互补性以及在宗教意识、精神气质、思想心态、创作风格、亲情关系、方言风俗诸方面的共通性,足以保证父子二人合作完成《金瓶梅》的写作。  相似文献   
38.
叶宪祖于天启六年(1626)迁工部主事后,旋即升为该部郎中,晋升时限当在天启六年十月到七年八月之间。黄宗羲《改葬墓志铭》和《明史》的相关记载均不误,只是因为其中省略了一段事实过程。宪祖起复年份在崇祯元年,而他任南京刑部之职则应在崇祯三年(1630),且所任为刑部主事一职,而非“部郎”或“侍郎”。《明诗综》等对之未加考究,以致以讹传讹。应当结合《四艳记》的结构形式,以“南曲十一折(出)”的标准来确定其剧类。该剧内部结构明显呈现“块状”。将《四艳记》定为杂剧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39.
名作家叶辛在世纪之交连续创作了两个中篇小说《爱情世纪末》和《爱情跨世纪》,自称意在表现跨世纪一代青年全新的爱情观。然而,作家并未完全理解和把握“新新人类”们的性爱原则,将故事写成了似新实旧的才子佳人式的爱情传奇。尤其是《爱情世纪末》,塑造了一个新旧人类都无法读解的年轻女性聂虹的形象,这显然是有违作家初衷的。  相似文献   
40.
叶适是南宋永嘉事功学派的代表,亦是著名的文学家。今存《叶适集》中碑志文占了近三分之一,其碑志文具有鲜明的特色,首先,叶适借志人之机表达了自己的政治、文化及文学观点,体现了学者之文的特点;其次,采用多种表现手法刻画人物,人物形象真实传神;另外,注重碑志文的写作艺术,结构、句式灵活多变,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碑志文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