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367篇
科学研究   48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182篇
综合类   88篇
信息传播   2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3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如何发挥团组织的作用,积极引导高职学生构建自己的理想信念,成为团组织承担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任。如何发挥团组织在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92.
《新青年》杂志作为一份同人刊物,有着固定的作者群,每个作者都有自己不同的作用。鲁迅、周作人兄弟二人是其中的重要人物,他们二人因为《新青年》而成名,《新青年》也因为他们而更富有思想。  相似文献   
93.
高校共青团主题教育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载体。文章主要分析高校共青团主题教育的内涵、特征与重要性,基于此剖析当前高校共青团主题教育的问题,最后为新时代高校共青团主题教育实践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4.
列宁高度重视青年教育,在《青年团的任务》中,列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向度阐述了青年教育的重大意义、教育内容和教育策略,这些思想对我国的青年教育事业具有深刻的现实启示。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我国青年教育事业的发展,就要推动青年教育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加强对青年的全面教育、拓宽青年教育的教育路径。  相似文献   
95.
民初知识分子延续戊戌以来的参政热潮,通过报刊政论议评政治和改造社会。至袁世凯帝制运动兴起,知识分子方觉悟政论无用,其标志是《甲寅》杂志于1915年底停刊。此后《新青年》转向思想文化启蒙,发起了新文学运动和伦理革命;《甲寅》中英法派成员另组成《太平洋》杂志,传承《甲寅》的政论传统和法政话语,继续议评时政。但二者相互促进,政论激发人们对新文学和新道德的吁求,新文学促进政论文体的改良,使政论更适应时代的需要。  相似文献   
96.
钱玄同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在反对封建主义,提倡新文化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五四”后新文化阵营的几次争论中,他以一个纯粹思想家的身份参与其中,有时甚至是争论的一方和主要代表人物。争论中显示了他的理性主义态度和自由主义立场。但“五四”风暴过后,随着《新青年》阵营的分裂,以争论为载体,新文化阵营也随之分裂。钱玄同与原属新文化阵营的共产党人在对很多问题的认识上产生了矛盾和分歧,并因而成为他没有信仰马克思主义、加人中国共产党从而走上革命家的道路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因而受到了后人的批评和指责。有人认为,五四风暴过后,钱玄同成了鲁迅在《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中所说的“《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中“高升”的一个。还有人认为五四风暴过后,钱玄同思想“僵化”了,“落伍”了,甚至“倒退”了,说他躲进了宁静的书斋,从而与革命者分道扬镳。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五四”后,钱玄同思想并未僵化和倒退,而是在思想和学术领域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同新文化阵营产生争论和分歧的原因在于思想家和政治家不同的认识逻辑。  相似文献   
97.
江泽民同志作为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在青年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本文论述了江泽民关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内容,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这对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青年思想工作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8.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 ,侗族地区经济、文化、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侗族青年消费风俗也随之呈现出社会化、合理化、多样化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9.
Although large international studies have defined Norway as one of the most secular countries in the world, Christian folk high schools in Norway have experienced record high attendance. This paper presents case studies of the religious education (RE) and practices of two Christian folk high schools in Norway. A survey shows that students at these schools can be considered representative of the confessional backgrounds and stated values of their cohort of Norwegian youth. The studied institutions have the declared goal of offering RE, of which an on-campus worship service is a central element. A large portion of the student body attends these services. Using a reconstruction of Etienne Wenger’s theory of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the author analyses student participation in the school worship service, specifically in the act of candle lighting. Observations and student interviews indicate that the service can be described as a reflective practice representing a dialogic form of religion. This article contributes an analysis of the distinctive form of RE offered by Christian folk high schools in Norway. In a broader sense, it contributes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secular youth and their relation to religious practice.  相似文献   
100.
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出发 ,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指导思想 ,并着重从培养青年人才、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反映青年群体利益等方面深入阐述了高校共青团组织如何深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