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教育   7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这里从东西方的比较中,初探了中国古代美学思维的悟性特征:直观性、会意性、不可离析性。并从作为基因的《周易》、后来的教育实践、以及艺术主张等方面分析了悟性思维品格的形成。同时,分析了悟性思维对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影响及评价。  相似文献   
22.
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来源于《周易》.《周易》中的赋、比、兴具有以“比”为主,兴的数量较少,比赋合用,比兴合用,且形象性、艺术性、文学性还不够明显等特点,可以说《周易》是赋、比、兴的萌芽期.随着人类文明向前发展、人们思维方式的日益成熟,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中国第一部诗集《诗经》中逐步得到发展并走向成熟,这也是后代文学史作重视《诗经》中赋、比、兴表现手法的原因.到了楚辞中,赋、比、兴走向融合,比兴呈现群体化、象征化,形成象征体系,达到繁荣.之后,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已经完全融入到文学创作中,对后世的诗词、文学批评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3.
况周颐是清末民国初著名文学家、文艺批评家,本文拟对况周颐的家世、生平作一深入考证,以期更全面、客观地评价况周颐。  相似文献   
24.
《周易》是上古时代的一部筮书,它集中体现了先民的思维模式和哲学思想,对中国文化具有本质性的影响。它对传统语言学的影响也是十分深远的。通过对《周易》与训诂学的原理方式作比较研究就可以发现,训诂学无论是经文的阐释模式还是辞书的编纂思想,都深受《周易》哲学思想和思维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
民本思想是《周易》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试从顺天应民的重民思想、益民求利的富民思想、重讼明法的治民思想,重师慎战的保民思想、尚贤任能的安民思想等五个方面对其民本思想的丰富内涵作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26.
《史记.孔子世家》言:“孔子晚而好《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周易》是儒家五经之一,包括上下经和十翼两部分。经作于西周初年,十翼源于孔子。汉唐大儒已有定论,但自北宋欧阳修起至20世纪,疑古者竭力否认十翼源于孔子。但《论语》、《史记》、《汉书》等古籍都明确指出十翼源于孔子,特别是《帛书周易》的出土,更为“孔子晚而好《易》”、十翼源于孔子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27.
况周颐以“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这种对现实的深切体会和超越性的心态来把握末世风雨中现实环境与艺术世界的关系,深入地分析了创作主体的内心世界。《蕙风词话》中所讨论的词心是建立在对词作者内心世界认真剖析基础上的,经过锻融的词心连接了风雨、江山和一切的“万不得已”,经吾心酝酿发而为词,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况周颐论词的逻辑动力。  相似文献   
28.
《周易》的教育思想,可以从教育的地位、教育的内容、教育的目标、教育的原则和教育的形式5个方面来认识。它对后世教育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9.
通过对《周易》中美的表现和中和之美 ,通变入神和变化之美 ,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等的有益阐述 ,试图说明对中国古代美学研究和艺术创作所产生的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相似文献   
30.
陈碧 《西北师大学报》2006,43(3):108-113
占筮在《周易》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中蕴涵着深刻的哲学智慧和丰富的美学意味。《周易》卜筮既是智慧之“研玩”,又是一种体验性的审美;大衍之数既体现了中国古人对数的认识和崇拜,又蕴涵着其对数的审美和大而化之的审美态度;在《周易》中,“神”和“易”几乎同样特殊,占筮之神秘也使其通向审美。我们有必要对《周易》占筮重新认识,并挖掘其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