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7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3602篇
科学研究   353篇
各国文化   19篇
体育   108篇
综合类   213篇
文化理论   20篇
信息传播   19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227篇
  2013年   269篇
  2012年   301篇
  2011年   327篇
  2010年   250篇
  2009年   205篇
  2008年   256篇
  2007年   346篇
  2006年   301篇
  2005年   290篇
  2004年   298篇
  2003年   331篇
  2002年   286篇
  2001年   254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知识经济作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本质上就是以人的智力、知识为本的人化经济。要培养创造性人才就必须构建我国社会创新教育体系。应该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即改变教育行政管理模式 ,具有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优势 ;强化创新教育的终身化和社会一体化优势 ;构建多层次的社会创新教育结构  相似文献   
892.
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人类以隐喻式思维认知世界,语言中的隐喻只是隐喻式思维过程的钻研无处不在,隐喻式思维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893.
相似在认识中是一个应用很广的概念,有一般的相似应用和形象思维中的相似应用。相似和相似剩余是形象思维的一对主要思维范畴。相似剩余包括两个事物形象的不相似部分;两个事物形象相比较观察到的“似又不似”现象;两个事物形象未被观察到的部分。二物的相似可能表征二物的同一或类同,也可能并不表征二物的同一或类同。当二物是否同一并不取决于二者整体的相似幅度的大小时,则需要应用相似剩余方法,特别是要判明二物有无质态相似剩余。事物类同程度和相似程度的不一致是导致思维判定错误的常见原因,是假冒欺骗能够得逞、上当受骗所以发生的思维陷阱。相似和相似剩余范畴的作用还可以迁移到创造思维中。  相似文献   
894.
论述了数学认知结构在数学学习发展中的直接作用,阐述了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处理好知识学习与能力(特别是创造力)培养之间的关系,如何使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建立起结构功能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895.
本文旨在以还原《史记》原始创作的动因、意向和方法为目的 ,从技巧这一阐释层面入手 ,来把握作者前创作心理及创作期心理 ,对《史记》人物的审美特质由点及面作了创作论上的观照  相似文献   
896.
本文提出建筑专科院校学生所应具备人文知识的重要性,阐述了《大学语文》课程 开设的必要性,以及它在提高建筑专科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中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97.
对那些有志于在音乐艺术上要有所作为的学生来说 ,创造性思维能力必不可少 ;和声学是每个音乐学生的必修课 ,它是音乐理论课程中最富“创造意味”的学科之一。教师理当充分应用这种“创造意味”之优势 ,培养和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学生应当自觉调动自身的创造思维“学活”和声学。  相似文献   
898.
邓小平的试验观的认识论特征为 :一方面 ,从认识的三要素看 ,试验认识的主体更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 ;试验认识的客体是全新的、未知的客体 ;试验认识的中介包括的范围更广、更全面。另一方面 ,从试验的过程和结果看 ,试验的过程更具探索性、开创性和风险性 ;试验的结果更具独创性。试验的这些特点揭示了它的认识论特征就是创造认识论  相似文献   
899.
油画创造力是创造性的思维和富有想象力的操作的结合。油画创作是艺术活动 ,不局囿于科学性的概念。通过思维灵感在操作技法上的互动方能得到有价值的画面。艺术创造力在艺术思维方向上具有多种预期发展 ,不同于一般的逻辑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归纳思维基础上的发散形式 ,是艺术灵感在操作技法上的发散  相似文献   
900.
试论创新教育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造人才为主要目标。相对于传统教育而言,它是一种超越式教育;相对于现存教育而言,它是一种主体教育;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它是一种全人格地于素质教育而言,它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创造型人才素质包括创造能力素质和创造个性素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