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7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117篇
教育   1512篇
科学研究   757篇
体育   500篇
综合类   280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8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211篇
  2012年   232篇
  2011年   306篇
  2010年   217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188篇
  2006年   170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姜文凯 《体育与科学》1998,19(5):12-18,24
本文回顾了15年来运动医学研究室在有氧──无氧代谢能力和神经──内分泌系统对运动的应激和适应性两个主要方面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基本理论、方法学、中医药及生理仪器研制等研究课题。介绍了综合应用上述成果于运动员选材、医务监督、医学评定、体能恢复及健身康复等诸方面的进展,并评价其学术水平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2.
男排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相关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实验及对比方法,对男排运动员的心血管机能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男排运动员安静时心脏具有较大的储备能力,交感神经的兴奋性、血压等均较高,运动后,心血管机能对运动负荷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每搏血量和心脏指数可作为评判排球运动员无氧酵解能力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3.
本文在理论分析、资料归纳的基础上, 通过实验方法对武术长拳类项目少儿运动员赛前准备活动模式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长拳类项目的赛前准备活动的监控指标为: 时间持续30 m in,体温应升高1.5℃,心率区间应在130~195 次/m in,其平均心率应为HR= 150~160次/m in, 并结合实践结果及实验经验, 制定出了武术长拳类项目少儿运动员赛前准备活动的内容、量、强度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4.
二元与一元运动训练理论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善光  陶于 《体育学刊》2007,14(5):19-23
通过对二元与一元训练理论的分析认为,两种理论构建基础以及产生分歧的主要原因是对体能与技术关系的认识问题,特别是对早期训练专项化及专项化过程中体能与技术相互转化关系的认识。运动训练最终目的是发展竞技能力、提高专项运动成绩,体能与技术是专项竞技能力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能与技术的高度统一是发展专项竞技能力的重要途径,而早期专项化训练过程中体能与技术的相互转化才是专项竞技运动能力发展的关键。两种"理论"在指导具体的训练实践方面应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5.
不同专项训练对男子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无氧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两个阶段不同侧重的专项训练前后男子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无氧功和专项成绩的变化,探讨不同专项训练对无氧能力的影响,为合理安排训练计划、评价训练效果提供依据。在冬训期间,对运动员的15s、30s无氧功和场地专项成绩测试结果显示,专项力量训练提高了运动员的磷酸原供能能力,但8周训练时间过长,造成了专项频率水平的降低,影响了成绩。专项频率训练虽然使无氧能力小幅下降,但对运动员骑行频率的改善从整体上提高了短距离运动员的专项成绩。在训练计划的制定中,应合理安排各种专项训练手段的比例。  相似文献   
106.
以湖北队8名男子皮艇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皮艇测功仪进行测试,观察运动员在定量负荷下血乳酸值的变化,以评价测功仪训练对运动员耐酸能力的影响。结果:在周期训练过程中,男子皮艇运动员的平均乳酸阈功率显著提高(P〈0.05);250m测试成绩显著提高(P〈0.05),个别队员极显著(P〈0.01)。结论:乳酸阈功率显著提高,说明周期训练有效提高了运动员的耐酸能力。  相似文献   
107.
7-10岁男子少年武术运动员动作协调能力发展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问卷调查法、实验法、专家评定法、数据统计法,对设计的五项测试动作协调能力指标,在120名7-10岁少年武术运动员和普通学生中进行对比实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7-10岁少年武术运动员组协调能力发展水平整体高于普通学生组;7-9岁年龄段少年儿童动作协调能力增长速度比较快,9-10岁年龄段是协调能力发展平缓期;7-8岁年龄段是武术运动员听觉肢体协调能力和上下肢体协调能力的突增期,平均增长率在30%以上。  相似文献   
108.
糖是人体重要的能源物质,与人体的运动能力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通过补糖,不仅可以提高运动能力,延缓运动性疲劳的出现,还可以促进运动性疲劳的恢复。为此,本文通过分析运动训练中糖原合成与运动的关系,糖原耗竭对机体的影响,总结出运动训练的膳食补糖方法。  相似文献   
109.
面对新世纪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严峻挑战,特别是应对全面实施创新教育的需要,教育学课程也必将面临着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创新和转变。加强和改进高师公共教育学的教学方法,采取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讨论式互动教学等方法,是进一步提高学生教育教学能力,发挥教育学在师范教育课程体系中应有作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旨在通过对高水平游泳运动员间歇性低氧训练(IHT)中血液指标变化的研究,进一步探求IHT的有关机制,为游泳运动项目建立相应的IHT模型,使IHT成为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有效辅助训练方法,促进运动成绩提高发挥作用。方法以陕西省游泳队男运动员为受试对象,在实验室条件下实施为期3 w氧浓度逐周递减的间歇性低氧训练,测试血液学指标、血乳酸、力竭时间、心率。结果(1)RBC、HB、HCT均在正常生理范围内,但有个体差异;WBC、Lymph%均在正常生理含量;(2)在逐级递增负荷中,间歇性低氧训练后运动员力竭时间延长,由1 606.57 s提高至1 689 s,力竭负荷由低氧训练前267.7 w提高到281.5 w;(3)乳酸阈功率在七位受试者中有一人下降,两人不变,四人提高,总体平均值提高12.25%。结论(1)血液指标检查结果IHT前后均在正常生理含量,说明IHT对于游泳运动员机能影响机制有别于高原训练;(2)经过IHT后,运动时间延长,表明IHT可以提高机体的耐力素质;(3)IHT后安静心率比训练前降低,且同级负荷时训练后心率始终低于训练前,表明心脏的输出功率增大;(4)乳酸阈强度提高充分显示IHT使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提高,运动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