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197篇
科学研究   29篇
体育   55篇
综合类   32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西方体育在西藏的早期传播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历史年代为线索,历史史实为根据,较为系统地介绍了西方体育在西藏早期的传播过程和传播方式,以及产生的社会影响和历史影响。 本文认为西方体育在西藏早期的传播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清朝末年的1906-1911年。第二阶段为辛亥革命爆发后,至二十年代中,第三阶段为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的1934-1949年。其中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为中央政府在西藏两度传播西方体育。成绩明显,是重要阶段。中央政府在西藏传播西方体育的主要方式是在兴办新式学堂(包括编练新式军警)时,按照西方模式开设体育课程,修建体育场地,添置运动器械,创立学校体育,扩大社会影响。西藏学校体育的出现,标志着西方体育在西藏的正式传播,也标志着西藏体育步入了近代体育的轨道。它无疑对近代中央政府巩固边防,维护国家统一,以及为西藏后来发展现代体育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72.
动物细胞原代培养中常见微生物污染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代培养过程中常见污染主要是微生物污染,针对污染的来源、检测、清除以及预防四个方面综述了常见微生物对原代培养细胞的污染及处理方法.旨在为细胞培养工作者在原代培养中能尽可能减少污染的发生、及时发现和处理污染的细胞、减少污染造成的损失,为细胞系的保种传代提供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73.
介绍纳米材料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4.
本试验研究了皖西白鹅公鹅生殖器官的形态特征。试验应用 40只成年皖西白鹅 ,颈动脉放血致死后 ,用 10 %福尔马林溶液固定一个月左右 ,通过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公鹅生殖器官的形态位置和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成年皖西白鹅公鹅的生殖器官由睾丸、睾丸旁导管系统、输精管和交媾器等器官组成 ,缺少哺乳动物特有的副性腺和精索等器官。  相似文献   
75.
76.
管流试验装置研究原油管流特性具有独到优势。对管流试验装置测量参数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并研究了试验装置的重复性。分析表明,管流实验装置测试结果可靠,可用于测定原油的管流特性。  相似文献   
77.
新疆西南天山托云盆地是一个新生代火山构造盆地.盆地内火山岩主要为玄武质岩石,呈锥状岩席、熔岩被、塌陷破火山口、火山颈和岩脉产出,常见流动自碎角砾岩.锥状岩席含有大量深源岩石包体,具有原生岩浆的性质,其SHRIMP锆石U-Pb法定年结果为48.1±1.6Ma.塌陷破火山口附近熔岩层底部的锆石(样品A015D)给出比较集中的新太古宙和古元古代年龄,最老可达2.5Ga,可能代表了塔里木地块基底的卷入;而上部岩层的锆石(样品A015E)年龄则比较分散,几乎关贯穿整个古生代(寒武纪和泥盆纪除外),是天山古造山带演化历史的记录.火山颈锆石(样品A-D016)的年龄时间跨度最大.包括古元古代,古生代泥盆纪和二叠纪以及中生代三叠纪.SHRIMP测年结果证实了托云火山群开始活动的时代为古近纪.与藏北新生代岩浆活动的起始时间大致相同,揭示了天山新生代板内造山过程与印度-亚洲大陆碰撞的内在联系.不同成因与形成时间的锆石共存,显示了西南天山岩石圈演化的复杂性,托云火山群的形成与岩石圈拆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8.
Educational assessment involves eliciting,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information concerning the level of proficiency of a learner in a specified domain. With that in mind, it is perhaps surprising that the literature seems to make very little use of the signal processing metaphor. The present article begins by making a general case for greater use of this metaphor, as a simple and intuitive thinking tool for helping to explain how educational assessment works. The main body of the article extends this argument by demonstrating the utility of the metaphor in helping to explain how educational assessment can go wrong. During the 1980s and 1990s, Samuel Messick extensively discussed two major ways in which educational assessment can go wrong via construct-irrelevant variance and construct underrepresentation, respectively. Despite their importance, these concepts have had only a limited impact on the literature. Part of the reason for this may be a lack of clarity and comprehensiveness in their articulation. The present article aims to articulate these concepts more clearly and comprehensively, within a framework provided by the signal processing metaphor, reconfiguring them as signal contamination and signal deficiency,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79.
本文采用图像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对2007年第28届世界艺术体操锦标赛中前八名集体项目交换动作所完成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集体队在成套中的互换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交换器械抛物线不准确,多次出现抢接现象.研究旨在了解中国集体队与国际艺术强国集体项目在比赛中交换情况的差距,使之提高对交换难度完成情况的重视,并为备战奥运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0.
从文科院系仪器设备的购置特点,以及管理现状出发,分析了仪器设备在现行管理情况下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案,并对方案的实施做了进一步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