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09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36篇
教育   6617篇
科学研究   291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472篇
综合类   589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378篇
  2013年   389篇
  2012年   620篇
  2011年   566篇
  2010年   458篇
  2009年   442篇
  2008年   583篇
  2007年   746篇
  2006年   734篇
  2005年   630篇
  2004年   591篇
  2003年   504篇
  2002年   432篇
  2001年   313篇
  2000年   164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诗以有意境而自成高格,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诗是心灵之声,有意境则自有诗美诗,高度凝练才有韵律之美,诗品源于人品;诗道唯在妙悟。  相似文献   
92.
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之后,小康社会的精神需要必然上升到一个重要位置。人们应当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认真研究民族精神重建中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93.
试论中国结的艺术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结这一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结装饰品兼备了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 ,本文从中国结的历史、发展、材料、技法和人文内涵等方面论述了中国结的审美依据。  相似文献   
94.
本文分析了生活形式在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美学中的重要性,这种重要性表现在生活形式不但是家族相似的背景,而且是语言游戏的落脚地,还是意义判断的标准。生活形式具有实践性、不可穷尽性和语言性的特点,而美的本质观正是在其中得以消解。维氏对美的本质观的消解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中国语言美学的形成。  相似文献   
95.
论陈衡哲小说的女性觉醒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界认为,陈衡哲坚持的是非“女性化”的写作立场。本人认为这一结论不确,陈衡哲的小说创作实则体现了“五四”早期新女性对自由人生的呼唤和渴望,以及对女性自身生命意义、生存价值的思考和探索,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女性化写作。  相似文献   
96.
当今世界已跨入一个科技创新、知识创新的时代。创新教育是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高等院校必须充分认识创新教育的重要性 ,认真开展落实创新教育 ,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创造性人才  相似文献   
97.
论美的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何以会是美的,这是美学史上讨论了两千多年的问题,但以往的回答都是由于缺乏辩证的眼光而陷于片面,因而不能真正揭示问题的实质。从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统一的理论看,人们以科学的观点和标准来衡量和评判艺术造成许多认识的误区。因此,必须重新阐发美的艺术在人的生存活动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98.
和谐社会的组成要素有很多,但是其内在的本质规定在于对人的自由的最大限度的尊重,在于对人的价值的充分认可,在于人的幸福感的获得,其最终目标在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只有建立在人的伦理精神之上的社会组织才具有能动的自我调节功能,才能使社会的一切组成要素在人的作用下始终保持良性互动的“和谐机制”。  相似文献   
99.
借助文献计量学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5.3R2),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研究者关于中华民族研究发表的2012篇核心期刊文献进行系统分析。本研究呈现了中华民族研究的发文趋势、作者和机构合作网络、关键词共现图谱、文献共被引图谱。聚类分析结果发现,中华民族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这五个方面的主题。这五个主题基本构成了中华民族研究的理论框架,涵盖了中华民族研究的内涵与本质(中华民族及中华民族共同体)、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路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很好的研究基础。未来研究中,应注重跨学科的融合研究,构建完善的中华民族理论体系。本研究对中华民族每个主题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梳理,以期为国内研究者提供一份比较系统、全面的中华民族研究知识图谱,帮助读者快速了解当前中华民族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将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00.
后现代主要并非指的是一种时态,而是一种思想态度和意识,以及一种崭新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教育的全部蕴念所在。根据后现代基本精神,本文力图重新审视教育过程中目前已被广泛认可的师生关系,从一种全面的、多元化、多层次的视角反思传统的师生关系,从而对师生关系问题形成新的有益的认识,即师生关系应从二元对立的主客关系转变为相互作用的共生关系,由单向的知识传授关系转变为双向的平等对话关系,从理性保障的师生关系转变为情感保障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