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2篇
教育   83篇
科学研究   5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16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郭霄  刘雨  李勇  张翔 《教育教学论坛》2020,(16):386-387
对航空类课程而言,大部分高校不能满足该类课程课堂教学对实验条件和成本的要求。文章以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为例,探讨虚拟仿真实验在该课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并以典型案例说明虚拟仿真实验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2.
A growing volume of scholarship and policy practice focuses on developing societal capacity to guide transitions of socio-technical systems toward more sustainable alternatives. Because several prominent modes of transportation are widely regarded as systemically problematic, the notion of sustainable mobility has receiv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from the standpoint of system innovation. Sustainability though constitutes only one of many contemporary political objectives and public commitment to goals consistent with such a future is highly equivocal. A related challenge arises from the ambivalence that sustainability champions often harbor on an individual level. It is probable that efforts to facilitate sustainable mobility will need to be reconciled with rival societal aspirations such as the pursuit of faster and more convenient forms of travel. Drawing on insights from the multi-level perspective, this article contrasts the relatively static automobility system with its more dynamic aeromobility counterpart and explores why evidence of an incipient transition is more apparent within the realm of aviation. In particular, the diffusion of “personal aeromobility” involving the use of small airplanes for on-demand, point-to-point air travel raises perplexing questions for the governance of sustainable mobility.  相似文献   
103.
中国航空工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本强 《科技与管理》2009,11(5):98-101
中国航空工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状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运用因子分析并结合考虑时间因素的动态方法评价了中国航空工业上市公司2002—2008年经营绩效水平,并对其生产经营和竞争活动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飞机制造类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要明显好于其他公司。  相似文献   
104.
体育锻炼对增强民航飞行员航空适应能力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行员必须具备对航空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而且,只有遵循科学的体育训练方法和训练原则才能使这一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05.
对欧盟民航业碳排放收费问题的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盟排放交易体系是温室气体排放配额的主要交易市场,也是全球利用经济手段遏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最重要的力量之一。目前欧盟正通过相关议案欲将民航业纳入该排放体系,引起了各方强烈的反响。此方案对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无疑是好事,但也必将对各国、各地区民航业及经济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同时欧盟排放体系的扩张也必将引起全球碳市场格局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6.
提高航空安全员的实战能力,如何在客舱执勤中合理使用客舱武力处置技术,是航空安全保卫人员客舱执勤技能运用的核心。航空安全员面对客舱扰乱行为和非法干扰行为时,客舱执勤技能为快速、有效打击犯罪行为提供了技术保障,为提升航空安全员综合能力和客舱执勤的处置效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7.
以民航院校飞行技术专业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谈、教学实验等方法,在对我国航空体育课程内容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根据飞行学员未来职业的需要以及飞行中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借鉴美国飞行员“健康维持课程”和“发展个人体能的课程”内容设置的理念。运用课程设计理论对航空体育课程内容进行了系统设计,初步构建了航空体育课程内容的理论体系。经过近3年的教学实验表明:新设计的航空体育课程内容体系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对飞行学员的体能、前庭功能稳定性、耐力素质和灵敏素质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教学实验后的飞行学员表现出较高的职业综合素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08.
航空领域本体构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对领域本体构建方法选择原则进行了研究,在提出领域本体构建方法设计与选择原则的基础上,根据航空本体的特点,提出了基于<中国航空百科词典>的航空领域本体构建方法.该方法通过尽可能复用现有术语,重视框架设计与概念间关系规划环节,将概念间关系确定尽可能通过计算机自动完成,人工工作量少,领域专家参与少.通过本方法试验,初步构建出了航空领域本体,在较短的时间内构建出了航空本体.论文针对进化在本体构建中的重要性,在构建方法中重点论述了航空领域本体进化方法,按流程对本体进化中的新词获取、概念及关系确定、版本标识、进化周期等工作环节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09.
根据我国建设民航强国的战略目标,面对经济全球化以及国际航空运输业一体化、自由化和联盟化发展的新趋势,强化科教和人才支撑,特别是强化民航院校行业特色,培养一批基于行业标准的、"精外语、通业务、懂管理"的复合型语言应用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民航类高职院校开设民航应用英语专业是必要并可行的。为适应培养能以英语直接参与民航国际商务活动和管理的应用型人的目标,民航应用英语要科学设置专业课程,加强专业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110.
结合安阳职业技术学院航空学院的办学实践,对以校企合作模式发展通用航空专业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实践表明,通用航空专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校企合作使校企双方资源共享,互惠互利,能促进特色专业的发展,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