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369篇
科学研究   48篇
体育   133篇
综合类   8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1.
简要论述了三相三线电能计量断相计时的必要性,分别推导了A、B、C三相断相修正系数的计算公式,给出总断相修正系数中误差修补系数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82.
在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 ,如何正确认识差生形成的原因和展开差生转化工作已成为重要的话题。本文就当前差生转化中存在的误区和如何转化差生作一分析 ,并指出在转化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3.
国有股减持是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战略目标的具体体现,目标定位应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减持方法以国有股每股净资产为底价实行二级市场竞价方式。  相似文献   
84.
中国古时之“小康”不外有三重含义:一曰生活稍有所安,一曰“家天下”之礼治杜会,一曰家境相对宽裕。近世又有康有为之小康社会理想,旨在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小康”之用诸现代,是邓小平对古人用于指谓物质生活水平的“小康”概念的革命性再造。中共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对邓小平当初提出的建设“小康”或“小康社会”之含义的最新丰富和发展。现代小康社会理想根本不同于古代和近世的小康社会理想;现代小康生活亦根本不同于古人囿于自然经济的狭隘条件所向往的“小康之家”。  相似文献   
85.
由于语肓特质和语言历史的原因,英文句子比汉语句子相对较长,从而造成了英文长句汉译的难点。本文通过对比两种语言的语言特质及语言使用者的逻辑思维,推演出英文长句汉译的原则和技巧。  相似文献   
86.
学习型社会是小康社会的重要文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大报告对学习型社会的论述被置于报告的第三大部分,揭示了创建学习型社会在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学习型社会是小康社会的重要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87.
通过对世界冠军王小楠的仰身平衡动作近景动态立体摄影,测量后对其左腿摆速、重心速度、上体速 度、重心位移、头身位移的X、Y、Z轴进行三维运动学分析和数据统计得出结论,为此动作更优美的完成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8.
贫困山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密切相关,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贫困山区的教育事业远远落伍.贫困山区教育基础差、教学条件差、师资配备差的现状使其教育水平难于攀升,也限制了人们接受教育的机会.发展贫困地区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党和政府作了巨大努力,但仍需加大教育投入;改革和健全农村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政府主管部门应把握好机会平等和社会救助原则,加大对贫困山区教育的投入力度;建立强有力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机制;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89.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加大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力度,加快了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的步伐,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国企改制中存在的许多问题,特别是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相当严重.当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流失渠道:擅自作价、随意处置国有资产;资产评估不规范,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国有企业破产、合资、合作中国有资产流失.针对国有资产流失的表现,提出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90.
社会主义本质论解答的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问题,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答的是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实践的问题。因此,社会主义本质论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二者的关系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一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本质论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又将为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论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